第85章 议和(2 / 2)
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因为朱有兼的意外魂穿而发生太多的改变,一六四二年二月十八日,清军攻克松山,副将夏成德为清军内应,开门献关,巡抚邱民仰,总兵官曹变蛟,王廷目等战死,洪承畴、祖大寿被俘,随后降清。
三月,张献忠兵困舒城,参将孔廷训投降,编修胡守恒率全城军民死守城池,血战数日,城破,胡守恒战死。
四月二十九日,清军攻克塔山,城中兵民自焚,无一人降清。
五月十九日,张献忠派人假扮儒生混进庐州城,半夜纵火,全城一片混乱,庐州城失陷。
墉报如雪片般送进宫里,但全是让人紧张担忧的坏消息,也幸好朱有兼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这些根本没法避免,只能耐心地坐等清军的信使到来。
原历史,清皇太极出于内外形势需要,遣使与明廷议和,崇祯帝想要夺回松山,拒绝议和,被清军铁骑揍得满地找牙,加速了大明皇朝的败亡。
朱有兼知道皇太极要先清理内部矛盾,坐稳江山,然后才大举入关,灭掉大明,所以才会遣使议和,这是皇太极的缓兵之计。
朱有兼同意议和也是为了拖延时间,他需要时间去赚大把的钱,然后才能研发武器,组建新军,屯积粮草等,同时还需要先消灭掉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威胁最大的义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