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君臣奏对(二)(2 / 2)

加入书签

这年头,像赵无忌这样不结党营私,能干实事,面对皇上的询问,能够言之有物的官员,真是太少了,崇祯在内心感慨了一番之后,便出言问道:“没想到爱卿居然还有两策?朕很感兴趣,请爱卿为朕一一道来。”

赵无忌想了一想,便开始侃侃而谈:“我大明西北,因天灾和匪乱,缺粮缺的厉害,臣在西北时,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常常遣人前往周边河流捕鱼,采用一些臣创造出来的捕鱼之法,能够花费甚少,而收获甚大,很是填补了一部分粮食的缺口。”

“我大明万里海疆,其中鱼虾鳖蟹何止万万千千,若是能以先进的捕捞之法,大量捕捉鱼获,制成鱼干,虾干,用以代替粮食,当能活人无数,茫茫大海中,更有数层楼高的巨大鱼类,庞然大物,名曰鲸鱼,体内浑身是宝,猎取一条鱼,最小也有四五千斤,巨大者更有数十万斤之重,捕杀之可获得肥油及肉类无数,供数百上千人食用,它的骨头,巨大而又坚固,甚至可以用来做屋子的支柱。”

崇祯听了,也是惊讶无比,顿时升起好奇之心:“海中居然还有如此大鱼?朕还以为鲲鹏之类只是传说而已。”

赵无忌点了点头,继续说了下去:“臣所言俱有根据,绝非虚词,出海不仅可以获得鱼获,更可以与海外诸国展开贸易,互通有无,比如我大明白银紧缺,而倭国则有大量金山银山,他们尤其喜欢我大明的茶叶,瓷器与铁器,若是跨过大洋,来往两地经商,可是极为暴利,以臣看来,假以时日,以海外贸易之利润,弥补户部财政缺口,绝对是富富有余。”

赵无忌注意到,当他提到倭国有大量金山银山的时候,崇祯皇帝的眼神明显是亮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暗淡下去了,是啊,要攻打倭国,首先要有兵,要有饷,然后问题又绕回去了,崇祯现在没有钱。

虽然倭国的金山银山看着让人眼馋,不过暂时也只能想想而已,大明如今的国力,支撑不起再一场远渡重洋的战争了。

崇祯定了定神,问道:“此计大妙,却不知为何卿家称其为中期之策?以朕看来,此计立即可行,无需等待时间。”赵无忌说道:“大洋之上,气候多变,是不是便有能掀翻船只的风暴,非巨大海船不能安全出海,此外海域辽阔,常有海贼出没其间,杀人害命,谋取钱财,是以臣以为若是出海,首要之事乃是先造出大海船,并建立强力海上军队,其后才能进行打渔、贸易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