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一丝愧疚(1 / 2)

加入书签

首先,曹渊出身寒门,多次受到排挤。他之所以能成为工部尚书,不仅因为他能力强,还因为这个职位权力较小,容易被忽视。

其次,曹渊一心为公,科举制显然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他没有理由反对,反而会全力支持。

最后,秦廷敬知道,科举改革如同变革,需要一个坚定不移的人来领导,不惧怕任何压力。

换成别人,可能早就吓得退缩了,甚至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主意。

但曹渊不同,他认为对的事情,便会坚持到底,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秦廷敬首先选择了曹渊作为合作伙伴。曹渊的支持使得秦廷敬十年规划有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此刻,秦廷敬内心激动万分,充满了豪情壮志,不禁有了作诗的冲动。

他想到古代诗人创作杰作时的那种心情,应该与自己此刻的感受相似。可惜他自己才学有限,思索良久也没能构思出满意的诗句,于是便引用了杜甫的《望岳》来表达心情:

“岱宗夫如何……一览众山小。”

不管意境合不合,也不管是否应景,反正他现在很开心,就想吟诗一首。

就在他沉浸在诗中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赞叹:“好诗,真是好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