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加入书签

由于襄樊战场近在咫尺,那弥漫的硝烟似乎都能飘到中卢境内。而襄水就像一条蜿蜒的丝带,从这片土地上穿过。

这般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中卢这座小城早在刘备、诸葛亮以及关羽等人筹划攻取襄阳的战略蓝图时,就已经被看重锁定,成为攻打襄阳战略布局里极为关键的据点。

夺下当阳之后,一支支即将奔赴襄樊前线的兵马,犹如汹涌的潮水。他们的行军路线,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着,汇聚到中卢。此地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兵站,士兵们在这里稍作休整,重新整顿队列,补充物资,然后再精神抖擞地向着襄阳进发。

而在襄水之上,则是更为忙碌,一艘艘满载粮草器械的船只来来往往。

过去三年所积攒的粮草,堆积得如同小山一般,是前方作战士兵的生命保障;金铁铸成的兵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结构复杂的器械,更是攻城略地的关键。它们沿着襄水缓缓前行,中卢就像一个必经的关卡,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要在此停靠、周转。这里的码头热闹非凡,搬运粮草的士兵和劳工们来来往往,喊着号子,将一袋袋粮草搬上岸又重新装到前往襄阳方向的船只上;器械也被小心翼翼地装卸,检查之后再重新启程。整个中卢,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刘备诸葛亮攻打襄阳这场大战之中,后勤运输与兵马调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也因此,几乎是从这场战争一开始,中卢便成为了刘备一方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卢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独特,物产也算丰富,谁能掌控这里,就等于在战争中占据了有利的战略高地。而在原本是此地大族的主簿廖化运作之下,所遭遇的抵抗更是几可忽略不计。

廖化,他本就出身中卢大族,在当地颇有威望与人脉。他深知刘备一方的实力与抱负,也看清了天下大势,早在刘备困局新野无人问津之时,便已经举族前去投奔,迅速成为刘备麾下心腹,成为关羽主簿。

而如今,随着最为重要的襄樊战事开启,廖化也是主动请命活跃起来。

先是利用自己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对于那些心存疑虑或者想要抵抗的小股势力,廖化亲自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向他们讲述刘备的仁德,描绘跟随刘备所能带来的美好前景。

在他的努力下,那些原本可能会组织起来抵抗的力量,纷纷放下了武器。甚至有一些还主动站出来,为刘备的军队提供物资和人力的支持。刘备的大军一路开进中卢,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剑轻松地刺入柔软的棉花之中,顺利地将中卢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也为刘备后续的战略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