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2)
身负重任的他,此刻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无数人的生死存亡。是继续坚守自己曾经的信念,还是顺应现实的潮流,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他的内心,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纠结。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往的种种画面,有明主的期许,有百姓的苦难,有自己的抱负。而此刻,这些画面如同乱麻般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理清头绪。他在心中不断地问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他内心的挣扎在不断地加剧,如同汹涌的波涛在他的心中翻腾。
杨仪独坐屋内,眉头紧锁,心中对曹操三屠徐州之事不断翻涌着各种思绪。
在他的脑海中,仿佛能清晰地浮现出那徐州大地上的惨状。血流成河,那殷红的血液仿佛汇聚成了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溪流,在大地上肆意流淌,将原本肥沃的土地都染成了暗红色。无数的生灵在这场灾难中惨遭涂炭,尸横遍野,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他们有的双眼圆睁,似乎在临死前还充满了恐惧与不甘;有的则面容扭曲,仿佛经历了极度的痛苦。百姓们的哭嚎声仿佛穿越了时空,一直在他的耳边不断回荡,那声音是那样的凄厉,那样的绝望,让人听了心中犹如被重锤敲击一般难受。
杨仪咬着牙,心中对曹操的行径充满了愤怒与谴责。在他看来,曹操此举简直是暴虐到了极致,令人发指,这等残忍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原谅的罪过,这是对生命的极度漠视,是对人性的践踏。
但与此同时,杨仪又不禁想到,曹操或许也是因为父亲被杀,心中悲愤难平,那无尽的仇恨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将他的理智完全吞噬,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陷入了疯狂,这才导致他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勉强也能算是事出有因,是为父报仇的疯狂之举。可即便如此,杨仪依旧觉得,这绝不能成为曹操大开杀戒的借口,那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岂能就这样被轻易剥夺,他们又何罪之有?杨仪的内心在这两种想法之间不断挣扎,久久难以平静。
但当杨仪踏入襄阳城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不已。街道上一片混乱,百姓们哭喊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惨的乐章。
曹仁骑在高头大马上,身披战甲,眼神冷漠而无情。他看着那些在他面前奔逃的百姓,仿佛他们只是一群微不足道的蝼蚁。他随意地指挥着士兵,对百姓们进行驱赶和抓捕,稍有不从者,便会遭到他无情的打击。百姓们在他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