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1 / 2)

加入书签

所有之牢骚言,谢迁唯能匿于心底,嘴上则毕恭毕敬曰:“陛下病情得愈,实乃大明江山社稷之大幸焉!”

“唉!何幸之有,许是上天观太子尚幼,令朕再多存世二载,免致朝政有误。然有谢先生与刘少傅等股肱之臣在,朕实则已无忧矣。”虽心有不安,却言无忧,朱祐樘纠结矛盾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一三十余岁之帝王,往昔皆念长生不老,至不济亦求延年益寿,如此之帝王,岂会无惧死亡?

汝若无惧死,亦不会遣道士与番僧作法,而当顺其自然矣。

谢迁未直言,仍以请示之口吻曰:“不知陛下传召老臣,对老臣有何吩咐?”

“朕心忧之,若朕不得违抗天命,离世而去,太子身旁贤能之士匮乏以佐之,边患恐更为严峻,今难得朕有口气尚存,欲为太子行些事宜……”

闻此,谢迁暗觉不妙,皇帝摆明欲重启西北战事。

大明之君,向来不以内患为威胁统治之根源,恒将蒙元残部视为最大之威胁,即便蒙元残部势微之时,亦未忘太祖皇帝之教诲,务必将草原上民族崛起之希望扼杀于摇篮之中。

于谢迁思之,今大明国泰民安,鞑靼人内部杀得鲜血淋漓,缘何还要念及西北之战事?

消停数年岂不佳乎?起码边关将士无需忧心战事,朝廷不出征,百姓亦不必增添徭役赋税。鞑靼人内斗不息,亦无暇与汝等较劲,至多于秋末之时前来劫掠一番,皆为小打小闹,稍作应对便可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