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处理公文(1 / 2)

加入书签

杜宁不再理会众多衙役,而是进入了衙门之中,来到了公堂之上。

公堂左右两座石碑上正写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

看着这十六个字,众多官吏们都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

虽然法家的读书人崇尚以刑止刑,非常反对杜宁革新法律的思想,但是一码归一码,杜宁写的这十六个字对人族的每一个官员都有警示作用,无论他们如何反对杜宁的主张,他们也无法否认杜宁这十六个字的功德。

公堂的正上方挂着“明察秋毫”四个字,同样也是对官吏的一种警示,提醒官员们处理事务要细心,即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会是案件的关键所在。

人族就有许多擅长办案的人才,他们在诗文方面没有多少造诣,但是在逻辑推理方面却有异于常人的思维,往往根据一个细节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端倪,并以此为依据找出案件的可疑之处,从而深入调查,继而找出真相。

杜宁对着“明察秋毫”四个字作揖,这一拜敬的是“明察秋毫”四个字,敬的是能够做到“明察秋毫”的人。

没有人知道杜宁这一拜的含义,一个个都满头雾水。

杜宁在公堂入座以后,同行的士兵站立在衙门两侧,他们的军威比衙门的差役还要更显威武。

邢峰立即捧来一堆的公文,放在了杜宁的案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