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哪有不灭的世家(1 / 2)

加入书签

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都是当世名士,以他们的智商,立即都想到了这纸质书籍,如果普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一部论语一万多字,若写在竹简之上,少说也要几十卷,造价更是不便宜,一些寒门子弟很难买得起,往往都是借书来读。

就这样也不是经常都能借到,因为此时的书籍很贵重,是能够当做传家之物的。

不像宋、明这些朝代,纵然家里贫寒,多少也能买得起书籍。

现在刘珏说眼前的纸质书籍,成本还不到半金,一天就能造出好几本,使得众人都震撼到了。

如果书籍的价格降低,读书人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寒门也能买得起书籍,使得寒门士人的人数大增。

对于一个势力来说,读书人的基数增多,培养的人才就会越多,优秀人才出现的概率也就会越大。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若是经过数十年发展,荆州一带就会出现人才济济的盛况,甚至能和北方中原相抗衡。

这一本薄薄的书籍,就是争霸天下的杀器,是国家大兴的宝物!

等到读书人逐渐增多,刘珏再建立科举制度,不仅能源源不断地选拔人才,还能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