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交换条件(2 / 2)
袁熙却是轻松不起来,不同于后世的实时通信方式,这个时代的信息即使以理想的最快速度传递,两州之间还是有数天甚至十几天的延迟,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情来说还是太慢了。
所以很多命令的发出,都以预测到敌人的动向为前提,如果事情不像预测般发展,整個战局都会发生极大的偏差。
所以身为主公,掌控战局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自己亲自上前线,二是寻找足堪大任的人才单独领军,就像袁熙对诸葛的期望一样。
他看到匆匆忙忙动员起来的将士,知道数天之内,自己是没有事情做了,之后便是等待曹军和自己的部下在琅琊交战的结果了。
接下来的日子,战报不断传来,据探子回报,进入琅琊的曹军在琅琊攻城时,遭遇了赶到的张辽太史慈两军夹击,城内防守的臧洪昌烯等人也趁机抽冲了出来。
然而曹操军也是早有准备,派遣了曹营十几名大将,双方共计投入了数万兵力,以开阳城为中心,展开了极为惨烈攻防,最后双方死伤超过了上万人,曹操军被迫退入了平昌修整,同时在当地强行征兵。
太史慈张辽等率兵士攻打平昌城,数天后城破,曹军撤走,琅琊郡的危机就此解除。
太史慈带领众将一边让兵士百姓休养,一边加固琅琊城防,同时发信给袁熙报告情况,消息送到袁熙手里时,距袁熙派张辽发兵协助琅琊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