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稳中求全(2 / 2)

加入书签

这也就导致,从海港商路发达的徐州江东一带,去倭奴国的方向是东北,和季风方向并不重合,且夏季东南季风多变,雷雨风暴频发,很容易错过正确方向,导致漂流到外海遇难,这也是为什么唐朝鉴真和尚数次出海遇难的原因。

而从倭奴国到大陆便容易的多,冬季少雨,且风力稳定,即使偏航,也能够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找到陆地。

他想了想,问道:“你们现在海上航行,靠的是什么指明方向?”

糜泰老老实实答道:“靠的是太阳,风向,晚上的星象,海流,以及鸟类飞行的方向做综合判断,其要点是算好航行距离,因为很多特征在靠近陆地时和远洋中并不完全相同。”

“虽然受天气影响,也多少有些偏差,且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才能做到减少疏漏,但总体上来讲,除非天气非常恶劣,偏向的可能性倒不是很大。”

袁熙点了点头,和他猜测的一样,彼时航海即使没有指南针,经验丰富的船长也有办法找到正确方向,就是难了些。

指南针对于航海的促进作用无异是有的,但大不分时候是气候特征多变的远洋航行,而东海这边的洋流方向已经被经验丰富的船长熟知,方向反而不是個大问题了。

所以即使指南针是北宋才出现的,但之前中国航海业已经足够发达,尤其是近海航行有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并不是说没有指南针就不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