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并州困局(2 / 2)

加入书签

后世三国时代也是如此,蜀国看着每次出兵规模都不大,但这其实已经是极限,因为出祁山道都是要依靠山路运输的,这天然就限制死了蜀国的出兵人数,而相反魏国可以在长安附近以逸待劳,并且有荆州水系作为支援,两边所付出的代价不可同意而语。

而蜀国规模最大的两战,关羽襄樊之战和刘备的夷陵之战,都是依托水路进行作战,所以能集结多得多的兵力,然而可惜的是都失败了,蜀国失去了能够打出去的水路路线,之后的几十年里面,再也没有找到这么好的机会。

袁熙现在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要说他在渤海东海,乃至江淮一带作战,他还真不虚谁,因为在他的领地内,黄河淮河长江三地下游地区到外海,已经完全形成了水路体系,可以依托庞大的船队快速运兵运粮,所以曹操和江东即使有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眼下攻打并州却是个大问题,袁熙不仅没法利用水路,横亘在河套平原的黄河,反而成了他的阻碍。

黄河穿过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北面是秦长城,其东面是基于燕山山脉的赵北长城,西面面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的阴山长城段。

而阴山燕山山脉以北,便是被汉朝称为大漠的地区,也是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和匈奴决战的地方。

很多后世的人不理解汉朝当时为什么要屡屡出长城劳师远征,实际上因为塞外长城根本挡不住匈奴,主要作用只是报警,因为匈奴每次内侵,都是拆了长城进来的,数万人拆墙,一日便可,零星守军根本挡不住。

所以汉武帝的应对之策,便是出塞决战,数次大战过后,汉廷终于在公元119年卫青霍去病打到了漠北,即漠北之战,匈奴完全丢失了漠南,只能在漠北藏起来苟延残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