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城下搦战(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打太原还有一条道,便是经黑山的阳泉西进,但出山的隘口却一直是南匈奴重点防守的对象,如果袁熙强攻,等于直面整个太原郡的敌人,未必好打,最后极有可能演变成绞肉战。

而经历了去年和袁熙曹操两次绞肉大战后,其伤亡数字颇为触目惊心,以至于袁熙也不像再承受这种代价,至少短时间内是不会了。

而且即使能打胜,太原的南匈奴也会逃往北五郡,到时候这些人成了流寇,反过来骚扰幽并边境,更是后患无穷。

而袁熙选择走背面的阴山路线,虽然行军辛苦,但占据的地盘都是实打实的,并且步步为营,封锁了南匈奴北逃路线,同时占据河套平原,不仅能让袁熙得到一座可以修养生息的巨大粮仓,太原郡的南匈奴也便再没有了对抗的资本。

这个战略本质上还是围城战,只不过是将太原郡看做是一座大城罢了。之所以如此,还是在于并州独特的地理形势,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错峙,南则孟津潼关为皆门户,自成一体。

即使到了后世民国时期,交通发展远胜两千年前的汉朝,但彼时阎锡山等军阀固收山西,外面的势力仍旧很难打进去。

所以这个时代,要想以纯骑兵打下并州城池,尤其是晋阳这中太原郡治所,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毕竟并州这块地方,在战国时候可是晋国所在地,即使这么多年城池没有得到修缮,但底蕴还是在的。

但取得并州的收益也是极高,尤其是地处太原的治所晋阳,也是并州州治,其四面环山,位于太原盆地的中心,晋水汾水也在此汇聚,可谓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凭借这些山道河道以及河流冲击而形成的陉道,晋阳的兵力能迅速快速抵达中原各地,包括长安雒阳邺城等地,所以后世晋阳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的赞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