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博士答辩(2 / 2)

加入书签

第二位是一位李姓博士,答辩论文的题目为《秦传玉玺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研究》。吴影教授作为其博士生导师,自然有点紧张。前段时间,当他审阅完李尔玉博士的论文初稿后,心中颇感欣慰。论文虽然从题目上看,有点乏善可陈,课题的研究方向,也为古今中外众多史家大家深入研究过,并无什么高深精妙之处,但如果潜心研读一番,就会惊奇地发现,文章独辟蹊径,妙笔铿锵闪耀,不仅思维新颖高远,而且研究之触角,迥乎于以往,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李博士登台后,引经据典,思维论理十分清晰,陈述的时间也把握的很到位,这令吴影教授感到很满意,但到了评委提问环节,却遇到了严峻的心理考验和挑战。

刚一开始,就有评委尖锐地提问到:

“我注意到你在论文的开头部分,阐述有关秦皇传国玉玺与和氏璧关联性时,就断然地认为,所谓的卞和,虽为韩非子虚构,但实有所指,可有什么理论依据?”

博士答道:“关于卞和献宝之事,史学界有无数大家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其中有一种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韩非子所写,大多为寓言故事,故而卞和其人,应该属于虚构。对此,我认为,此种学术观点,论证的理据过于肤浅,所下结论也较为武断。”

评委:“肤浅?武断?有意思”

博士:“我认为,史学界对卞和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都存在极为严重的误区。即,将‘卞和’当作是一个具体的人来研究了,而没有将其视为是一种主宰人类命运的能量或本体”

话音刚落,所有评委都惊愕地瞪大了双眼,就连坐在一旁记录的会议秘书,也停下了敲击电脑键盘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