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1 / 2)

加入书签

窦文君记事时,父亲已是清誉满天下的凤阁阁员,十年累迁至中书令,后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职同宰相,深受皇帝信任,朝中文官多出其门下,或为拥趸,为巩固皇权的不二人选。

其时,宋邯好战,长年累月在外打仗,需得足足的粮草军饷,为此增加赋税,民不聊生。镇国公主为拉拢反战的清流文官,为出征减轻阻力,几番思虑后,极力促成了楚繁和窦文君的婚事。

原想小夫妻俩相敬如宾即可,却没料到,他们一见钟情。有窦文君解忧后,楚繁与他们日渐离心,此后几年里,疯狂扶植文官夺权,后来太子楚棠开始听政,镇日受臣属调唆,更不与他们亲近。

为巩固军权,修复舅甥情份,宋邯和公主做了此生最大的一件错事——以“清君侧”为由,将天子近臣一并坐法处死。

左右羽林大将军卢羲与宋邯不睦,贬官岭南,因其不敬公主,案件再审时,获罪刺配,不久于途中暴毙身亡,举族没籍为奴,遗腹子卢绾受天子庇护,留于宫室。

其余人更不消说,腰斩弃市者,诛三族者,举族刺配、没入奴籍者,逐出长安者,数不胜数。

窦阁老朝不保夕,只得听从学生建议,辞官携一家老小返回原籍,这才保全窦皇后与东宫。

归隐年月,他并没有闲着,在幽州屯田播种,储蓄粮食,与商人往来,为东宫敛财,同时在科举中为东宫择贤,比如王山遥,便是被一眼看中又以婚事绑定的一员干臣。

除此以外,他还与楚繁一起谋划复仇,成功除掉了公主和宋邯的两个儿子,因做得隐秘,至今宋邯还以为是自身过错致儿子横死。

可叹这世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若有莫名其妙的事,往前细想,必有前因,方得后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