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2 / 2)

加入书签

雄伟数丈的砖石高墙、城碟和门楼飞檐,宛如尤在中土。只是缺少生气的郊区四野,行人绝迹的各条道路,还有时不时游曳往来间的士卒;让这番壮阔富丽的日常景致,不免染上森森的肃杀意味。

依照国朝宗藩制度的规定,太子/东宫可拥有六率卫士,亲王五率卫士、嗣王四率卫士、郡王三率卫士;国公/郡公/县公左右两率卫士,国候/郡候/县候皆一率卫士;然后依照等级具体编制略减。

其中每率卫士的编制,比同国朝最小军制,编列三到五营不等。其余外封的伯、子、男等诸藩/世爵;虽然不能拥有完整的一率卫士,但也按照身份等秩的差别,配属有数量不等的营级藩兵/卫队。

当然了,这只是宗藩法度在明面上的规定,具体执行到现实当中;自然有所差别和异同。比如,虽然同样是外藩资序的公、候之属,但是在采邑的贫富和领民的多寡上,其实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分。

有些田土殷富、产出丰饶,又有矿山、商道之利的侯国、伯藩,会想方设法巧立名目,在宗藩法度规定的编制下,尽可能的塞进去更多的人;乃至以辅卒、杂役编列旗下,以达到严重超编的现实。

但也有一些位于穷乡僻壤的诸侯,因为田地和畜牧的产出有限,又经营不善;需要靠卯吃寅粮的借贷和抵押度日。因此,连基本藩属卫队都养不起;需要临时雇佣一些义从、商队护卫来充作门面。

但蒙池国显然是其中的另一个极端;西河郡王所属的三率卫士,不但每率是常年齐装满员的五营编制;同时,还在正编五营之外,又编列了所谓的车马辅卒三营,武装杂役又三营,合计达到近万。

而在澜海城的近郊,执行封锁和戒严的人马,就是这些三率卫士名下的车马辅卒和武装杂役。虽然号称是辅卒和杂役,但同样也穿着泡钉或是镶皮甲,背弓跨箭、持枪端牌的占据各处路口和要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