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好坏(2 / 2)
就像如今的康斯坦茨主教教区,不但拥有比同世俗的领主武装,以教堂为单位的教会民兵/武装信徒;以及教会专属传承的守誓骑士团体,还能通过所属教堂本身,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安息和慰灵。
甚至还能对城市的富人、贵族和地方领主们,提供一些具备不同被动效果的古老器物;乃至以接纳捐赠和回馈为名,变相售卖带有微弱祈祷效果的,教会量产法器、造物;而获得为数不菲的收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失去了来自罗马圣座的名分加持;在任的康斯坦茨主教,也完全可以光靠教区收入和领地内的资源产出,外加宗教诸侯所维持的武力和影响,进行自保和长期自持下去。
这让现任康斯坦茨主教,出自维尔福家族的康诺德二世,在雷迪亚边境行省及周边势力当中;拥有独树一帜的影响力和特殊的尊崇地位。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作为罗马教会/圣座委任的宗教领地。
历代康斯坦茨教区的主教,都是出自罗马教廷的任命,圣座的亲自押印;也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家族世袭,或是终身任命的职位;其下辖的主祭、辅理长、修道院长诸多要职,也需要罗马的核准。
除了作为主教班底和本堂配属,的助祭、署理、总铎、司铎等;下级的分区主教、蒙席、执事、神甫等职位,同样与罗马方面或是地方领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非维尔福家族独大和垄断的。
事实上,作为罗马名下的宗教诸侯/教会领地,也有三六九等的多种形式;最简单的就是名义上投献,但只提供一笔定期采邑收入,也没主教到任的托福之地;基本就是有偿的名义托管/指定继承。
其次是委派教士到任,但只有传教和部分抽税,领主保持实际控制的嘉恩领地;再者是贵族家族成员,带着土地投献在教会名下,并指定特定对象或是家族血脉,世袭相应教职和圣品的承恩之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