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摸瓜(2 / 2)

加入书签

只是,相对于热衷传播信仰,而到处活跃的佛门八宗;身为国教大宗的茅山一脉,要相对低调内敛一些。朝廷也有专门的道举制度,就是通过类似科举的《道德经》和《道德经》考试,获得道牒。

然后,想要进入朝廷体制成为道官的一员,则还要试《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然后,在特定名山大川的宫观之所,累计一定的资历、名望或善功;被逐级授予县、州、道的威仪使。

就像是茅山当代的宗主,玄明大法师蒋元吉,就被大内授予了东都左右街、检校道门威仪使身份;专职管束在京诸道观道士。与左右街僧录司的大僧主,并为两京功德使下辖的各派佛道领袖之一。

而太平观主辰梦吉,法号修缘子,同样也是江东道门威仪使,兼江宁府道门威仪;在地方上同样名气极大,但却相当爱惜羽毛,在官私民间口碑甚好;也没有什么长势骄横不法、强取豪夺的恶迹。

反而在早年以道门威仪使身份巡游地方时,惩治过一些违规破戒的道门败类;而留下过一些诸如微服私访,惩戒不法胥吏、打脸骄横豪强之类传。直到近些年才归聚本山,闭门谢客以潜道清修。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源自扬州府的武德司,所提供的一手资料;其中又多少真伪虚实,还需要亲眼所见才校而从另一个消息渠道,也是京城的七秀坊\/忆盈楼,在东南烟花圣地——扬州分支结社。

所得出的结论则是,这些源自茅山宗的道士,在地方也同样相对低调内敛;虽然他们之中也不乏有人改头换面,经常来招呼行院里的生意;但事后给钱给的十分痛快,也并没表现出异于常人之处。

直到象之变后,这些颇为大方的常客,才基本从行院中消失不见;按照个别相熟恩客的临别不舍法,是被召回本山去闭门自守,只怕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相见。因此,至今还在封山当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