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滨海根据地用兵(1 / 2)
滨海根据地这半年来办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管仲作为政府主席,首先建立了一套教育系统。创办了行政学院、百技学院、医科学院。又鼓动徐茂公组建了军事学院。
说是学院,实际上也就是个培训班,根据需要,一个学院也才几十个人到上百人不等,招收十二岁以上认字的孩童,学制两年。
建学校容易,养活学校难。关键是钱的问题要解决。他提议进兵海曲。一来海曲远离交通线,是个偏僻之地,不会引起貊军注意。二来得到海区可以开发制盐业,为根据地创造财富。
貊军并没有到海曲,那里还是燕朝的旧政权掌握。这个任务交给根据地最东面的第二师执行,大军一到守军即献城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海区。
海曲原本就有盐池生产。管仲让政府副主席林峰亲自到海曲地区扩大掌控制盐业。使之成为根据地的一项重要收入。
管仲召集了很多能工巧匠担任百技学院的讲师,同时围绕着百技学院建设了很多工厂。按照武彪交给他的各种农具图和样品组织生产。让农民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政府忙政府的事,军队忙军队的事。徐茂公提出:“根据地在琅琊城下,受到貊军监视,潜在地威胁了根据地的发展。应该拔掉这颗钉子。琅琊城居鲁中高点,占领琅琊,东控海曲,西面监视东边道,对貊军也是个威胁。”
副司令裴元庆道:“这件事我带着第二军去办,他们在南边,离琅琊城近。”
徐茂公说:“你去了要谨慎,筹划好了再动手。这是内线报来的琅琊城防图,把总部炮团带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