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准翁婿的笑声(1 / 2)

加入书签

陈家村原先是东南沿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因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都穷得叮当响,“吃饱饭”一直都是村民为之奋斗的主旋律。

那会儿陈氏宗族就设了“义仓”,规定每年每家要省出三十斤粮食,富裕的人家则要省出六十斤到两百斤,以赈济那些吃不起饭的族人,或者等到全村都没饭吃的时候设粥棚。

其实那会儿哪有什么绝对的“富户”,但是领到摊派任务的,没有一家敢说个“不”字,全都乖乖交了粮——哪怕交了之后全家得饿上几顿。

因为族长说了,谁不交就把谁逐出族谱。

在陈家村,好像谁都把能不能进族谱,看成是人生大事之一。

正因为如此,在全国最困难的那几天,陈家村虽然也个个饿的眼冒金星,但就是没饿死过人。

大概这也是陈家村人,对宗族看得如此之重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与很多沿海村庄一样,陈家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十年来,村里能人辈出,从商界到政界再到教育界,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尤其是,近年来还出了个陈思彤,按照五年前宗族聚餐的时候族长的话说,那算是填补了陈家村人在艺术领域的空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