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脚踏实地(1 / 2)
首期刊物一炮而红,售罄的一万个副本在街头巷尾成了热议的话题。张宇在根据销售数据和报童的回馈,果断决定增印三期的发行量至原来的三倍。这种谨慎实则是出于审慎考虑,当今资讯相对匮乏,但大众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已呈爆炸性增长。他本来打算直接翻五倍,长宁的一席话提醒了他要脚踏实地。
“首期热销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盲目乐观,增加印刷当然是必要的,不过五万份确实过多。不要忘了,长安虽繁华,却仍有大多数人民尚且不识字,对于买报无益。”
联创商会主办的两座私立学校人气爆棚,培养新一代固然重要,但现实状况是社会主力劳动者多数为文盲。以商会所属工坊的匠人而言,十人中有七八位连签名都不精通。
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因此,张宇明智地把三期的数量锁定在三万份,以免过犹不及,需求远胜供应总是市场最佳策略,这也符合现代流行的“饥饿营销”。
这事启发张宇,次日清晨即刻在办公室构思是否启动一项规模宏大的扫盲活动,反正学校已经设立,完全可以利用午后时间,教师也是现成的,多发些加班费也就罢了。
正盘算着如何实施,一个侍卫在外头引导员引领下敲响门扉步入,敲门是按照张宇的要求,他在独立的办公室里工作,不能容忍他人随时随地不经预告闯入。
“国公大人,陛下请您立即入宫。”侍卫满脸困扰,明显在犹豫如何称呼,片刻斟酌,最终决定以邹国公的身份唤他。
“此时应该是早朝吧,找我何事?”李二的召见让张宇深感诧异,侍卫则答道:“臣子不知情由,大人还是速去为妙。”
是不是报纸又引来了麻烦?张宇暗想,随之踏入王宫,通报姓名后,又一次来到了宏大的太和殿。快速环顾四周,参会人数比当初册封开国功臣那日少了不少,想来应是因五品官及以下今日不必上朝。
唐代的朝会制度严谨,每逢月初和月半,长安城内的九品及以上文武官员须参会,五品以上则非特例不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