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默默无声(2 / 2)

加入书签

文言原本源自口语,但在唐代,除正式场合,人们的话语中早已鲜见"尔吾"等词,与后世的交流方式相比虽更宽松,但仍距离口语相去甚远。文言文主宰古籍,实是源于汉代独尊儒术的结果。春秋时典籍用的是文言,儒学经典被神圣化,后来人当然纷纷效仿,孔颖达此刻的观点亦不出此理。

历史上白话文运动风起云涌,经过多大力量的努力才蔚然成风,提倡白话的确利大于弊。然而那一时代,国家实力衰微,许多人对传统文化失去信仰,白话运动也带来许多笑柄。哎,这都是题外话了。仅靠张素推广白话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并不想就此与孔颖达之辈对抗:“孔侍郎,小僧所创的报刊,并非经典文献,不敢与先贤着作并举,只能说是一种家书式的性质。”

“报刊的作用是传达信息给百姓,自然须选用易懂的方式,白话文能让文章一目了然,这也是小僧最初的设想,并未要求读书人仿效。”

张素退一步让六步,甚至贬低了自己的报纸。孔颖达犹如拳击虚空,一时间不知从何反驳,不能硬说所有人都得使用文言文,那样太过蛮横,恐怕连李二也无法强令。

“这……”孔颖达一时语塞。紧接着,褚遂良挺身而出:“陛下,我认为白话文书信传情诚可赞,但也容易混淆读书人的思路,何况张素的报纸中夹杂许多占卜符号,此举过于诡异,不宜推行。”

好家伙,继白话文之后,标点符号也被列入批判。闻言,李二也点头:“张素,你的报我看过了,确有不少怪符号,似乎是用来断句的,意图何在?”

每期报纸都送至宫廷,是李二的要求,他也翻阅过。张素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此称谓标点符号,用于断句。除了明确句读,它还能表现语气,使文义更简洁明了。”

“胡言乱语!难不成你认为天下的读书人连断句都不懂吗?”孔颖达怒火重燃,声音激愤,似乎认为张素质疑了天下书生的智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