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辩证论治之方证对应(1 / 2)
“最基础的入门的辨证论治就是方证对应,不怎么考虑病因病机,见到症状用就行了。《伤寒杂病论》就是这个风格。比如我之前治伪膜性肠炎,从中医理论上我很难知道病因病机是什么,但是我看到了症状。
《伤寒杂病论》有一个固定的的行文格式,就是先说是什么病,比如太阳病什么的,后面跟上一串症状,然后什么什么主之。
比如“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证型是一系列症状,对应着一个方子,出现这些症状了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当时那个患者有腹胀,所以我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那个患者有腹泻,我就用白头翁汤。
我不知道伪膜性肠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但我知道他出现了腹胀和腹泻,所以方子就用这两个。
这就叫方证对应。
学起来简单易上手,不用怎么思考,有什么症状有什么方子。《伤寒杂病论》里面有很多这种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