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35)(2 / 2)
上了省报!
电视台都夸她!
这次卖月饼,指定也要挣大钱!
听说一盒卖六块!作坊要至少生产一千盒,这笔钱简直不能想象。
他一月工资才二十!
宋老四越想,心底越闷的慌。
忍不住嫉妒的视线,等柳暄红抬头,他又不敢看了。
虽然宋老四还是瞧不起柳暄红,抹不去柳暄红怯懦的形象,但是他心底隐隐明白,柳暄红不是他能得罪的人。
柳暄红上辈子见过的人多了,清楚宋老四这样的人的想法。
没本事的小人,只能暗暗记恨,没胆子翻脸。
她也不在意。
她还是对待卢香梅那时的想法。
这些人心底怎么想,和她没什么关系,她把日子过的好,人家爱嫉妒就嫉妒去吧!
她悠闲自在就行了。
吃过晚饭,宋老头就宣布了宋老四的决定。
欣欣要落户在大房户口上,平时还是养在县里。
宋大嫂和宋老大不用照顾,虽然别扭,但也没说什么,只寻思着明儿就和欣欣去落户。
宋老二满头雾水,回房后听他媳妇说起前因后果,心头一惊。
城里管起生孩子的事儿了,柳暄红还说将来要管农村!
他们家可就只有一个妞妞!
不过俩人急也没用,生孩子是又不是炕上一躺就能有了。
因着这事儿,老宋家气氛低迷。
不过这和柳暄红没关系,宋小果和小月儿跟过来了,她肯定要陪他们痛痛快快玩上一场的。
早上去工坊视察一圈,月饼的进度不错,今天可以送一批去柳记卖。
广式月饼需要回油两天,苏式却不用,当天烤好,装盒子,已经完成了几家工厂的订单。
当然,她们每天也运五十盒去柳记卖,无论是陆师傅的松山县月饼,还是她的酥皮月饼,都是现烤现卖。
随着中秋节愈发临近,大家开始买月饼过节,柳记的月饼芳香四溢,每天五十盒根本不够卖,陆师傅花样繁多的本地月饼也销量极好。
走在寂静小巷,柳暄红看到钱桂英一个人抱着孩子,坐在老宋家门口。
孩子小脸圆鼓鼓,胖嘟嘟的小胳膊小腿用力蹬着空气,黑宝石般的大眼睛纯净好奇,小小年纪就看出五官不差,是个美人胚子。
钱桂英也看到了柳暄红,因着当初结婚占了三房的事儿,钱桂英对柳暄红是有点尴尬的。
不过近日因为欣欣的事儿心情烦闷,她在家里得不到支持,到了乡下,丈夫公婆也不理解,大嫂和二嫂更是态度积极,今天晌午就要去大队办户口,钱桂英颇为茫然。
她真的错了吗?
她是家里独生女,自由享受父母宠爱,一路顺风顺水地上学,毕业,结婚,工作,生了闺女也不觉自己比其他人差。
即使是只有一个孩子,她也会尽心抚养。
但怎么好好的,大家要把欣欣过继出去,非得再生一个呢。
钱桂英不理解。
丈夫说要生男孩,能帮扶姐姐,钱桂英心里是赞同的。
因为她是独生女,旁人兄弟姐妹一大堆,她打小一个人就挺吃亏孤独。
有亲人帮扶不错。
至于男孩这个性别,她下意识忽略了。
因为生男生女,她也控制不住。
不过她仔细一想,若是生二胎是为了帮扶姐姐。
却要过继欣欣,让她受委屈,钱桂英不舍。
她觉得不对劲,可是所有人都说过继最好,她想不通。
此时看到柳暄红,她眼里微微泛着光。
俩妯娌和丈夫一般,都是乡下人,旧思想,可是在她心里,柳暄红是不同的。
她是位报纸夸过的先进人。
钱桂英和这位三嫂嫂没接触过,结婚当天很尴尬。
她下意识逃避。
后来有一回,她听宋老四提起,很是不喜,钱桂英不明白,等到她再听到柳暄红的消息时。
是她的这位三嫂嫂上了报纸。
新闻大夸特夸她的饭馆柳记。
敢当第一个下海人,钱桂英忽地有些羡慕,羡慕她的勇气,胆大,果敢。
她换位思考,若是自己,肯定不敢。
她在公社里工资不高,有时听到谁家辞职下海,发了大财,她内心波澜微起,又缓缓平伏了。
办事员的工资虽不高,但有地位,工作稳定,是能干到老的。
不会出错。
钱桂英向柳暄红打了招呼,俩人一阵寒暄。
大家家里都有孩子,自然而然谈到孩子的问题。
柳暄红就夸钱桂英把孩子养的好,欣欣小脸蛋红扑扑,白白嫩嫩,胖乎乎肉嘟嘟,一看就是搁家里精心细养的小孩。
别人夸,钱桂英忍不住高兴。
只是一想到女儿要落户农村,她心里不得劲儿。
嫂嫂,您说这事儿,对不对?欣欣长大了会不会埋怨我?
钱桂英满脸忧愁,毕竟这年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是真的蛮大的。
城里户口包分配工作,农村户口除了读书重新分配一次户口,否则就要被困在农村里,一辈子务农。
就是上山下乡,有好多知青在当地娶妻生子,人家说你落了户,扎了根,就不是城里的知青,回不去了,引来多少人悔恨。
柳暄红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说放宽心,未来农村户口更吃香?
拦着她不要过继?
这些话是不能讲的。
因为钱桂英是一时茫然,她心里舍不得闺女,但要真的为了一个户口和宋老四翻脸,柳暄红瞅着她干不出。
宋老四明显是想要攀附钱家追的她,她还真傻乎乎以为是真爱,未婚先孕把自己套牢了。
现在也沉浸在自己以为的幸福婚姻里。
欣欣的事儿,大概是她第一次看到宋老四和父母的爪牙。
她觉得不对,心里不舒服,可也不反抗。
要是她是幺妹,柳暄红能劝她带着闺女离婚,她做姐姐的有信心能带她过好日子。
但是钱桂英,无缘无故,不对,她还和宋老四有点小仇。
她无论说什么,在宋老四眼里都是火上浇油。
她又不是什么大圣母或者救世大英雄。
什么人都要救。
真劝了在老宋家和钱家也讨不到好,她何必自寻麻烦。
年轻人,有幺妹般坚决果断的,有宋家兄妹的上进勤奋,也有像钱桂英这般,单纯脆弱的。
人这辈子,会听过许多道理,然而百分之九十的道理,得自己去碰,去摔了,才体会接受。
有的人,不疼在自己身上不晓得疼。
有的人,固执,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柳暄红静静听她苦恼后,劝她冷静点,逗了逗小婴儿,看她重新扬起笑容,谈起孩子的趣事儿,一块说说笑笑。
片刻后,宋老四出来寻人,他瞧见钱桂英和闺女不在,生怕她一气之下回了县里,没成想钱桂英没走,却和他讨厌的柳暄红一块说笑,他顿时沉了脸。
桂英,欣欣饿了,回来吃奶吧,我泡了奶粉。
钱桂英一拍脑袋,瞧我,忘了欣欣的肚子了。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