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2 / 2)
梁婆婆,你也费费心,查听到谁家有可巧的姑娘,给咱们虎子找个媳妇儿。自打安康五岁后,虎子就一直跟着他。前年在边疆始终护着安康。他的婚事,我得好好给他上上心。
老夫人。梁婆婆紧接着道,我兄弟家有个孙女,十五岁,人长得可水灵了,又勤快。什么时候我领过来您瞧瞧?谁不知道虎子跟着大少爷前途无量。他爹娘,姐姐都在杂志办事处,姐夫还是卫氏商行里的陈掌柜的。这一家子可了不得。
赶明有空就领着丫头过来让我瞧瞧。
什么丫头?安厚语撩开门帘进了屋子,奶奶,您要瞧瞧什么丫头,可是给安康堂哥找媳妇儿的?
自打知道安厚语有了身孕,李氏带着她来安府来得更勤了。安厚语在余阳没有玩伴,整日也只有和李氏与她说说话。近日皮毛铺子事情多,李氏常跟着安仲伟去店里帮忙。安厚语便来安府这边与安老太太说话。
今儿怎么来迟了?安老太太将她拉在身边,关心道,今天天凉,你该穿件厚袄子。
早上穿了厚袄子,捂得一身汗。这才换了小夹袄。安厚语喝了口茶,询问道,可是给堂哥说亲?
唉,他要是愿意成亲我早就抱上重孙子了。安老太太抱怨一句,就不再说安康。是给虎子说亲的。你邻里可有岁数差不多的姑娘?
安厚语摇摇头,邻里几家的姑娘前两年都许了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有一发。
宝子们,我拼了。
第130章 农场招工
最近两天,余阳县有大事发生,除了不懂事的孩童,谁都会念叨上两句,那就是余阳农场招工了。
余阳农场的招工启示就贴在县城门口。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只要识字的,只招十二个人,只要十六岁以上的。
光识字这一条就卡下了余阳县绝大部分人。本来心心念念盼着农场招工自己能有个机会,现在好了,工是招了,希望也没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