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傻子的童养媳在线阅读(80)(1 / 2)
放屁!那日松的身后突然跳出一人,正是那日松的骑射老师孟和,怎么可能是一寸?半寸都是多的!
是吗?肖潇淡淡一笑,将桌子上放着的弓箭递给那日松,既然这样,你不妨表演给他看看。
那日松见孟和点头,于是拿起弓站到跟昨天差不多的位置,然后搭弓射箭。他先是按照肖潇所说那样将搭箭点放低一寸,心想这回可要肖潇好好丢个脸,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弓箭竟然准确地命中了靶心。
这怎么可能?
那日松一呆,孟和也是明显愣了。那日松有些担心地回头看了孟和一眼,见他面无表情的样子不由得惴惴不安,有些慌张地又捡起一支箭。按照孟和的说法将手放低了半寸,那日松心里期待这支箭也能射中靶心、证明肖潇只是在忽悠人,可是这支箭却是钉在了第一支箭上面的位置。
怎么会是真的!
那日松不知所措地看向孟和,却发现他的骑射老师也是皱着眉头不明所以地看向靶子,然后拿过那日松的弓箭检查,见没有异常又打算去检查靶子。
我可不是那种作弊的小人。肖潇没好气地拿过那日松的弓,然后又从箭囊里抽出自己特质的软箭,搭弓往靶子上射。
竟然会拐弯
那日松震惊地看着那支箭拐了一个弯之后打到靶子上,虽然没有钉上去,但是已经足以让他震撼。另一旁的孟和也是瞪大了眼睛,一个箭步便闪到肖潇身旁,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你这箭为什么会拐弯?孟和狂热得盯着肖潇,攥着肖潇手腕的力气大到他的脸都开始疼到扭曲,再来一遍让我看看!
那你得先把手松开!肖潇咬牙切齿地说,同时心里流出了悲伤的泪水,因为他这副身体简直就是文弱书生标配,即便他有好好锻炼身体,但是依旧是图兰部落的任意一个小伙子他都打不过。等孟和放开手的时候肖潇的手腕已经出现了红痕,可惜在场的两人都不关心,只关心肖潇的拐弯箭是如何射出去的。
你不是觉得学习算术没用吗?肖潇一边搭弓射箭一边对那日松说道,如果你不会算术的话,你可能要苦练数十年才能成为神箭手,才能知道原来箭可以这样发射出去。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精通算术的话,即便不会射箭,也能推导出弓箭的轨迹,计算出如何才是最佳的射箭方式
又是一支拐弯箭射出,打中靶子之后被弹开。肖潇满意地看着两人眼中的求知渴望,于是索性拿出笔给两人讲起这弓箭射出时所受到的各种影响:
一支箭想要准确命中,那么首先要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影响箭矢的飞行。众所周知,箭矢飞出去时是有一个,向上的角度的,如何控制这个角度,那便涉及到我们搭箭点与射箭点的位置
两个人聚精会神地听着,那日松其实并不听得太懂,不过对箭术有无限热情的他已经大致明白了所谓拐弯箭的原理,那便是通过搭箭点到射箭点的移动来给箭矢添加向下的力,这样便能让箭矢实现由下往上的拐弯,命中靶子。于是他兴冲冲地拿起弓箭便要尝试,肖潇也不阻止,看着他实验对他来说最佳的搭箭点和射箭点,以及发箭时那一瞬间的角度。
一个上午便在他一遍遍热情的尝试之中度过,孟和也手痒得不行,不过总不能和自己七岁的学生争,因此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直到快吃午膳的时候,那日松终于射出第一支拐弯箭,高兴得甚至一把抱住了肖潇。
我成功啦!那日松眼睛亮亮地望着肖潇,我们明天学什么!
肖潇摸着那日松的头顶夸他,刚要说明天学的内容,这时却突然脑子一晕,又看到了上次那穿喜服的小男孩。小男孩这回倒是穿着正常的衣服,只是如同那日松一样被他抱在怀里,抬起头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为什么又出现了
肖潇一个踉跄,神情恍惚地死死抓住那日松,倒是将两个人吓了一跳。本来在摆弄弓箭的孟和连忙将弓一丢,连忙上前扶住肖潇。
怎么回事?要不要找大夫看看?
肖潇摆摆手,皱着眉回忆之前出现的场景。此时他已经缓了很多,明白应该是自己原身的记忆又冒了出来,这并不是大夫能治疗的。所以他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身子本身就比常人弱,没什么好治的。
第190章
既然肖潇这样说了,那么孟和也不再说什么找大夫,只是嘱咐肖潇想要锻炼身体的话可以去校场找他,帮他将身体练得壮一些,免得老是头晕。肖潇正好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将自己的上课地点改到了校场,这样也免得那日松来回跑,还能寓教于乐。
不过让肖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他以为自己只用教那日松一个小屁孩儿,后来却是出现了一堆死皮赖脸来蹭课的
所以说,只有这样设计才能让刀剑射中人之后,给他迅速放血,这样他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肖潇拿出自己画好的设计图,没有放血槽的话插入身体,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大,不容易拔出继续战斗,所以刀剑上都会有一小段凹进去的地方起到放血和流通空气的作用。而其中,我认为最适合装配放血槽的是这种武器,三棱军刺,或者说是厹。
厹是三棱军刺的祖先。三棱军刺是刀身呈棱型,有三面樋的刀具,对材质的要求低于刺刀。三棱军刺曾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相当的威力,当时的越军被打怕了,以至于一看到中国军队就会逃跑,很多人忌惮于三棱军刺的威力,还造谣说中国使用的军刀是淬过毒的。由于这种说法的出现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结果使得三棱军刺最后遭到了禁用。
三棱军刺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是三棱军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二是三棱军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应急处理。在军队中,刺刀刺进对方身体后顺势旋转刀身,就会造成组织大面积破坏,即内部很有可能存在着肌腱断裂或是血管破裂,因此三棱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
这是二长老派来的?
有不明真相的武士路过,看着一群人津津有味地围着个瘦小的少年听他说着什么,还以为又是二长老派出来的说客,来劝他们去听课的。
你说我们这些武士还学什么,路过的武士看着那些认真听讲的十分无语,上头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便是,至于什么作诗学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二长老是一个奇葩,东湖部落的每一个武士都这样认为。
武士们向来将强化身体作为第一要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学什么作诗写文之类的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可是这二长老却说能帮他们培养高尚情操之类的,每回派些学生来给他们上课,而这些人即便是被当做空气了也没有放弃过。可专心练武的时候有人在耳边说些狗屁不通的文章是什么感觉?后来不堪其扰的武士们纷纷向上反映才使这群人有所收敛,将地点换到了三长老的校场。
三长老的校场是培养未来武士们的地方,这里都是最有希望成为武士的少年,因此三长老十分看重,请了不少老师来传授他们技艺。对于二长老派出来的学生他也是乐见其成,因为他觉得这些少年能多学一些便该多学一些,这样才不至于成为一个空有武力的莽夫。所以他甚至还会给二长老提建议,让他们每回来的时候讲些行兵布将之事,毕竟说不定就能挖掘出几个将相良才。这也是他对肖潇的看法,人总不能闲着,所以他让肖潇去上课,既能对肖潇探个底,又能让武士们学点东西。
不过乌恩老师和阿木尔老师也在,这倒是奇了怪了,那武士身边的人说道,他们不是一向看不起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弱鸡么?
乌恩和阿木尔以前的确一向看不起这些文人。
他们只要发现有人在他们的武士身边念叨,那么必定会不耐烦地将人轰走,深恨他们打扰了这些未来的部落勇士。肖潇当时被宝力德带来的时候他们更是愤怒,觉得宝力德背叛了他们。
拐弯箭?乌恩轻蔑地嗤了一声,就他这细胳膊细腿,能拉得开弓?
胡和鲁打圆场:兴许是衣服包住、看不出来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