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认知中的刻板印象(2 / 2)

加入书签

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为了简化复杂的社会信息,快速对他人进行分类和理解,但这种简化常常是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代价的。

2.解释其主要特征

刻板印象具有几个鲜明而突出的特征。首先,其概括性是极为显着的。它将一个庞大且多样化的群体归结为几个简单、刻板的特征,这种概括往往是过度简化且缺乏细节的。例如,认为“所有老年人都保守、固执”,这种一刀切的看法忽略了老年人个体之间在思想观念、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上的丰富差异。

其次,刻板印象具有强烈的稳定性和顽固性。一旦形成,它们往往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即使面对与刻板印象相悖的具体个体案例和确凿证据,人们仍然倾向于坚持原有的看法,将这些例外视为“特殊情况”,而不是对自己的刻板观念进行反思和修正。

再者,刻板印象通常是片面和不完整的。它们往往只关注群体的某些表面特征或突出行为,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某个民族的刻板印象可能只强调其传统服饰和风俗习惯,而忽视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发展以及个体在不同领域的多样表现。

此外,刻板印象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可能是积极的,如对某些职业群体(如医生、教师)的尊敬和赞美;也可能是消极的,如对某些社会边缘群体的歧视和偏见。这种情感色彩进一步加深了刻板印象在人们心中的烙印,使其更难以被客观的信息和证据所改变。

二、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

1.社会分类与群体划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