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归因理论与偏差(2 / 2)
例如,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这是一种稳定且内部不可控的归因;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则是一种不稳定且内部可控的归因。维纳认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和未来的行为动机。
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差,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进而失去努力的动力;相反,如果归因于不稳定且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不够,可能会激发更积极的改进意愿。维纳的理论对于理解人们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其他相关归因理论
除了海德和维纳的理论,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归因理论。例如,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行为推断出行为者的内在特质和动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则强调在多种可能的原因中进行比较和选择。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归因理论的内涵,为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归因过程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它们共同揭示了人类在解释行为原因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我们的归因判断。
二、常见的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在这种偏差下,人们倾向于过度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的性格、特质或能力,而低估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