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农耕民族(1 / 2)

加入书签

正如郎先生所观测,蓝银岛盛产蓝陀银松,但分布也并不密集。即便是在这东岸的雨林之中,植被茂盛,不过每方圆十余里也不过一两棵而已。

如果像中原以前开荒那样,只砍不种,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树种灭绝,更别说是放火烧山这种举动了。虽然开荒成效快,却也让子孙后代陷入匮乏。

洋务衙门就是在国力匮乏时才成立的,所以洋务的信念是循环生产,达成毁灭与创造的均衡。

用了一个时辰,乔银从郎先生找到的五株蓝陀银松上面砍回了十余根大的树杈。

然后郎先生又从它们上面挑选出了上百根小的枝杈,种在了森林边的滩涂上。

之后的半个月,郎先生便暂时留守在这里。每天给树杈浇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

十多天过去后,只有两成树杈顺利冒出了假根,大多数树杈开始黑杆,失去了生命力。

存活下来的树杈,共有二十八根。不过郎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种进森林,而是先种进了大木桶。

他们的牙舰上,带着三十个装水用的大木桶。木桶在那个大洇泡灌上了淤泥。

将这二十八棵成活的小树苗栽进木桶,郎先生说道:“把它们带回大肃,就种在瑚州岛南岸!只要能落地生根,以后就算发生变故,也能给中原留下点遗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