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1 / 1)

加入书签

('

崇祯十四年以前,内外局势虽然对明朝愈发不利,但尚未失控。

崇祯十四年以后,内外局势急转直下,明朝加速滑向崩溃的边缘。

皇太极已经开国,国号大清。

对大明朝廷的攻打越发猛烈。

即便有孙传庭这样昙花一现的将领,但是依然挽救不了大明朝廷的颓势。

内有各地农民起义,甚至还有拥兵自重的封疆大吏叛出。

外有大清挥兵直下、猛烈进攻。

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大明朝廷,面对这样的两线作战已经是岌岌可危。

在两端作战之下,更是加速了大明朝廷走向灭亡的进程。

崇祯十四年,是大明朝廷走向衰败的一个标志性年份。

这一年,李自成率领的叛军日渐壮大,都已经打到了河南的地界。

崇祯十五年,大清直接打到了松山城,洪承畴被俘投降。

同年,清军攻克锦州,祖大寿投降。

面对两线作战的大溃败,大明朝廷已经到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明朝覆亡之象显现,朝野人心亦日渐离散。

朝廷上下、就连民间的百姓们也是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打算和大清议和了。

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导致议和不了了之。

皇太极见和议破裂,于十一月第六次发兵入塞,是为壬午之变。

此次入塞的经过与之前几次如出一辙。

清军在饱掠数月、攻陷八十八城之后,带着三十六万九千名俘虏和三十二万余头牲畜等战利品扬长而去。

清军的这一次劫掠彻底的将大明的士气给打垮了,也将大明的人心给打散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自立为帝,建国号大顺。

同年三月,居庸关破,唐通投降。

同样是三月,李自成的先锋抵达京郊,陷昌平,焚皇陵。

三月十八,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至此,大明帝国灭亡!

……

第036章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关于崇祯年间的一些大致事情经过,李逍就这样简短的说完了。

当然,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细说。

关于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李逍并没有多言。

这两人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争议颇大的。

有人认为他们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们是通敌卖国的汉奸。

总之,不管是袁崇焕还是毛文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听完了李逍的话,朱元璋愣愣说道:“咱的大明就这样完了?”

“偌大的大明难道就找不出几个能打仗的?”

说完,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检:“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

“外族入侵你抵抗不了,内部的民变你也平叛不了。”

“你说说你不是亡国之君是什么?”

此刻的朱元璋很是恼火。

在没有听到这些之前,他对朱由检还是有一丝好感的。

但是没有想到朱由检最后居然是这样丢掉的江山,这让朱元璋这个武力值爆表的人很是不齿。

老朱可是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

可没有想到,最终江山又被别人给打了回去。

边上的朱由检听到朱元璋的话,心中也觉得很是憋屈。

他也很是无奈。

他从朱由校手中接过来的大明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就这,还碰上了连年天灾,导致百姓们饭都吃不饱,跳出来造反。

这个局面朱由检也不想见到。

但是当内忧外患一起来到的时候,朱由检也是无力回天。

朱由检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亡国之君。

他曾经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是所有事情都有亡国之相,他也没有办法。

他更是对大明的百官们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朝中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

是的,朱由检打死都不愿意别人将亡国之君的这个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他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怎么会接受这样的一个评价。

当即,朱由检抬头看向了朱元璋:“太祖爷,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朝廷到了那样的局面,我也是无力回天啊。”

“我接手的大明就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了。”

“我从大哥手里接过大明江山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是这样的局面了。”

“我也想做一个好皇帝,我也想稳固大明的江山,可是天要亡大明,我没有丝毫的办法。”

在朱由检看来,崇祯年间发生的种种都是天要亡大明的迹象。

他都已经那么努力了,可是却还是什么都不能够改变。

种种天灾人祸都让他给碰上了。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元璋沉默了起来。

确实,朱由检遇到的事情的确很是棘手。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同样的情况下拯救大明。

但是,大明帝国确实就是在朱由检的手上灭亡的,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而且之前李逍也说了,后人对朱由检的评价并不高,朱由检可以说就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随即,朱元璋看向了李逍:“李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李逍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李逍转头看向了朱由检:“你也不用解释了,大哥说的没错。”

“你就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听到这话,朱由检立即开口反驳:“我不是!”

“你凭什么说我是亡国之君。”

“我即位的时候,朝中有魏忠贤这样的阉党。”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腐败不堪,朝堂之外,百姓们叫苦连天。”

“边境上还有后金的军队虎视眈眈。”

“这一切你叫我怎么办?”

“这种局面难道是我造成的嘛?”

“我接过来的大明江山不就是这样的么?我凭什么是亡国之君。”

朱由检对于亡国之君这四个字很是敏感。

不管是谁,哪怕是朱元璋说他,他也不会接受亡国之君的这个称谓的。

这点脸面,是朱由检最后的倔强。

看着不停为自己辩解着的朱由检,李逍淡淡说道:“朱由检,你不用说这么多。”

“大明帝国走向灭亡,你难辞其咎。”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在后人看来你都有哪些过错。”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一愣。

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想要为自己辩解的冲动。

没想到在后人的评判之下,他居然还会有错。

在朱由检的认知里面,他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已经做到了他认为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他都这样了,怎么后世之人还是认为他做错了。

朱由检不明白。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做错了?”

“那你倒是说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朱由检沉声回道。

“那你就听好了。”李逍淡淡说道。

随后,李逍开始在脑海中回忆着后人对于崇祯帝朱由检的评价。

“首先,你政治经验不足。”

“你不该杀魏忠贤。”

李逍看着朱由检,淡淡说道。

这话一出,朱由检彻底懵逼了。

不仅是朱由检,就连边上的朱元璋和李雄志等人也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这样的大宦官、这样的阉党还不能够杀?

这种奸佞小人别说杀了,就算是凌迟十次都不过分。

可为什么李逍却说不能杀呢。

他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脸上充满了疑惑。

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一脸的不可思议:“你居然说魏忠贤这个阉党不能杀,真是笑话。”

“魏忠贤擅权专政、飞扬跋扈、欺压百姓、目无尊卑。”

“这样的人不该杀,那谁该杀?”

“如果说连魏忠贤这样的人都不能杀,那我真就不知道有谁可以杀了。”

在朱由检看来,李逍就是在说胡话。

满朝上下,谁都可以有理由不被杀掉,但是魏忠贤却是非杀不可的。

“你告诉我,魏忠贤凭什么杀不得?”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不解的问道。

见状,李逍淡淡回道:“你杀掉了魏忠贤就是打破了平衡。”

“而左右朝廷的政治格局、维持好朝廷的现有体系是一个皇帝的基本功。”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