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游子归乡(1 / 2)
一个人从甘州走走停停到洛阳,用了大半年;等到回家,一人独游成三人同行,多一位亲人,一位朋友,快马加鞭,不过月余。
张氏每日里里外外做完活计,都会到村口等上一会儿再回家做饭。家里三间屋,正中堂屋,左侧做饭,右侧住人,女儿在时,她娘俩还会坐堂屋吃饭,剩她一人在家,自己在伙房做了也就不再上桌,直接吃了。
小院里除了她,还有一条黄狗、五六只鸡、一头母羊带一只小羊,黄狗怀了崽,快到时候了,看她坐下绣东补西,就窝在她身边不怎么愿动弹。
亲戚妯娌有时来串门,女儿不在,女人们坐在炕上鼓捣。说旁村哪家没了媳妇,想再娶,看她一个人在家,怪难的。或者说小女子家就不该让人出远门,镇上县里走走也就罢了,那男人们若是行了千儿八百里,是死是活都不一定有个信儿传回来,更何况朱华一个年纪刚好的姑娘。又说谁谁家的儿子几年前来提亲,朱华不愿意,没成,现在两个儿子了,夫妻俩好得很呢,可是错过了。
各种说辞,张氏能怎么办,心里抓挠一样难受,既后悔放女儿走,也不愿意她就窝在这村里,就想怎么没带着自己一起出门,家里东西该卖了卖,该当了当,有她这个娘在,哪儿不是个家呢。
“丛然,这路没错吧。”李思空停住马,拿脖上汗巾抹抹汗,前面上坡有个岔道,朱华没有犹豫便走了右。
“放心吧李叔,不会错的,这张家坪,莫说你走了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朱华回头看着李思空和万知,笑得开心极了,“打这儿再翻个坡,就到了。”
万知打马跟上,见李思空不动,开起玩笑,“眼巴前儿了,李大侠不会怕了吧。”
近乡情更怯。李思空是个孤儿,自从学了一手技艺便天南海北闯荡,就没在一个地方停过脚。当年中原高手往甘州应战,为防为金人责朝廷指使,他去了京城,把朝廷与江湖撇个干净,他侥幸没死,甚至有了故乡。是他辜负了故乡。
村口谁家的狗先叫了一嗓子,连带着各家的狗皆叫了起来。屋里给张氏喂药的姨婆放下药碗出门一看,又转头跑回屋里,哭着笑着,“绢子,绢子!妮儿回了,丛然回来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