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江州水涨(下)(1 / 2)
郭庚还是信了他们,只是他如今作为分堂主,常常不在江州本部,而在同样多产铜的宣州,堂内决策之内情,他知晓的不多,前后一合计,让李明劼得了空闲跟他去浮梁看看瓷器。
京城来的钦差单独出行无人招待,向来没有这样的道理。一听李明劼想去浮梁,即便有霹雳堂的人跟着,刺史也马上安排了下属送信,叫人在县城门口早早候着。倒是正中郭庚下怀。
浮梁售卖瓷器的商户大大小小,跟霹雳堂关系好的几家出品质量一般,主要是安排些堂里的初级学徒来学习帮工。出精品的几家,有家量最少,挣得却不少,因着老板跟刺史一样姓肖。刺史本就好把玩瓷器,销往京城又有门路,名气一打开,想挑上一件称心如意的,就得看老板脸色,刺史的座上宾除外。
“不知李大人也好这青白瓷,要不几日前便捎带一件去浔阳了,还叫大人受累跑这一趟。”
“李某久居北方,常常听身边大人夸赞浮梁瓷器别具一格,如今到了跟前,怎有不一睹真容的道理?”
郭庚虽不好瓷器,但其中好与不好,眼光不亚于烧窑的老师傅。他在货架细细看了一圈,没找到中意的。老板看出客人带了个懂行的,就问客人具体要何用途,若货房里的还不满意,就叫人重新烧一件。
“一套酒器,要玉兰盏。”
“玉兰?有是有,但都是配套的茶具。”老板叫人去搬了两套出来,也带了一件销得最好的。“京城要得多是这莲花杯,大人应该也知道……”老板笑着指指天,然后做个双手合十的动作,“我们自然对这莲花研究得深,我们的师傅可是专程去玉泉寺和高僧细致探讨过。”
李明劼笑着捋捋胡子,“真是惟妙惟肖啊,我这外行也看出好来了,可惜我那老哥哥不信佛,最喜欢的又是玉兰。”
“哎大人!大人若是愿等,小人先请师傅给您画个样,我家不好还有别家的。到时烧好,等水落了,正有一批货要去京城,让他们等一时也要给您送一件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