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45)(1 / 2)

加入书签

养猪这活一向是女人干的,这会儿听完了全是女人的议论声,要是只是找猪草剁猪草煮猪食搞搞猪圈卫生就算了,挑水谁也不愿意,挑几次肩膀都不能要了。

罗中华也不说话,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女人在小声议论,等她们说完了,他才继续。

你们也知道辛苦吧?一听挑水,谁也不愿意干吧?你们以为就这样简单?你们不要太天真了,这还没完呢,那些人这些天挑水挑得半死不活了。我在这里郑重告诉全体社员,他们养猪不仅辛苦脏累,而且全部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只能分到半饱的粮食,而且还不像大家可以经常吃大米,大多数是玉米和番薯,只有小部分大米。是谁说想去养猪?那行,养猪也得和他们一样,没有工分,粮食也只给和他们一样的。

不是爱去养猪吗?我同意了,你们快来,我们已经把本子准备好了,可以来登记,明天去养猪,我给他们另外安排活。

奶奶的,罗中华是真气倒了,一边说完,一边把会计手里的本子抓了过来,冲着社员们扬了扬。

顿时,所有的社员们脸色都很奇特,没工分,谁干呀?还这么累,不如下地,给的粮食还差,脑子坏了才去养猪呀。

我们没意见,不去。

谁爱去谁去。

队长,我们家是坚决下地的。

对对对,我家也是。

谁不长眼呀,没见到大队长火大了吗?哎哟,谁这么缺德想不开要想去养猪?

哎哟,我想起来了,今天下午是罗大伯公和黄二伯公李三伯公,还有玉大爷他们去的猪场吧,我猜是玉大爷他有意见吧?好像曾经听他说过养猪不该用那些人呢。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也听到过,玉大叔是说想让我们女社员去养猪,说是不能便宜了那些人。

我也听到过呢。

原来是玉阿爷呀,啧啧啧,他是想让家里的人去养猪吧?现在队长都同意了,他可以去报名了。

玉叔,听说你想让你家人去养猪,一会得报名啊。

小小的生产队还有什么消息是不灵通的呢?大家又住得近,谁又不了解谁?哪一家什么屁事整条街的人都知道,所以马上就有人想到了玉老头,于是炮火就对准了他,毫不犹豫的就怼上了。

不就是想干轻省活,又想拿高工分吗?这吃相太难看了,有点不要脸啊。

玉老头本来听到开会就不想来,因为他知道肯定是因为下午的事,不来又不太好,只好硬着头发来了,结果不出他所料,他被人揪出来了,而且大家都挺看不起他的。

你们谁想去谁去,我是说过啊,但我现在不想去了,怎么样?不行吗?玉老头是破罐子破摔,豁出去不要脸了。

啧啧啧。

这德性,没几个人了。

罗中华也不管底下的议论声,火气发出去之后,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继续。

鸡场和鸭场,生产队是决定交给队里不能下地的老人打理的,他们是有工分的,但也不多,一人五六个工分,活当然没猪场累,主要这是照顾老人和困难家庭。。

另外,因为猪场天天要挑这么多水,严重影响了日常养猪,所以明天突击把地里的活干完,下午给猪场挖条水渠蓄水。还有没有意见?没有散会。

第116章 去市里

意见?!

没有。

全体社员安静如鸡。

没有,散会。

挖水渠的事儿三言两语就说定了,才宣布解散除了生产队干部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几乎都在快步的往家里赶。

有些得回去赶紧做饭呀,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多数都是赶回家吃饭和休息。

李友桂和李母没别人这么着急,家里李建文和李友柳会带着两小只干活,饭肯定是煮熟了,菜也洗干净了,就等妈妈和姐姐回来炒菜吃饭了。

果然,母女俩到家的时候,四个大小孩子正围着煤油灯看书写字呢,估计是一边学习一边等人。

妈,姐,你们可回来了。

妈,姐。

姐姐。

姐,饭熟了,煮菜就行。

几个大小孩子见到李母和李友桂回来了之后,完全坐不住了,特别是李建业小人小小的直接就从凳子上滑下来,像个小炮弹一样冲向李母他们。

我来炒菜,你们先学习,吃饭时我再叫你们。

李友桂不想破坏了他们的学习气氛,连忙安排了,然后洗手进灶房。

这边的晚饭要比早饭和午饭要丰盛,晚上吃得最好,李友桂弄了一个韭菜炒鸡蛋,炒青菜,简简单单的。

晚饭也没比平时吃得晚,但吃得都很开心,没有剩饭和剩菜。吃完,李友桂分别考核了一下李友柳和李建文,也考了李建环。

明天兄妹俩就要去上学了,李母就得带家里老儿子去放牛,所以以后早上也一样把中午的饭做了,中午回来炒个青菜就好了。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都让李建文和李友柳兄妹俩傍晚时去菜园子里摘晚上的和第二天早上和中午的青菜,虽然青菜隔晚放会比较焉,一样还不是吃?办法还是人想出来的。

第二日的早上,煮了一锅稀白粥,再煮一锅的番薯汤,一海碗白粥配青菜,一海碗的番薯汤,肚子顿时就饱了。

李建文领着妹妹双双背着书包一起去上学,自从李友桂给全家都做了一套棉衣裤后,也做了鞋袜,所以今天兄妹俩穿得整整齐齐去学校。

两个大小孩去学校了,李母把李建业背在身上再牵着李建环的小手去放牛,李友桂也去大队部领了扁担和挑蓝先去挑种子,今天要种的地不多了,挑种子的人还是这么多,所以大家也才挑了几次之后,连李友桂都一起下地去播种。

李友桂本来手脚快,而且还做得好,罗中华又给他搭配了一样的能手,所以配合得很好,种得也最快。

结果,到中午放工的时候,只剩下那么一点的地儿还没种完了,不过也不用担心,就算把男人们都分出去挖水渠了,女人们都能把最后这点儿活干完了。

今天中午是不能休息了,吃完饭就得出来挖水渠,当然只有那些要挖水渠的男人出工而已,女人倒不用,李友桂除外。

让李友桂去上工挖水渠,她还真没有意见,毕竟是她的提议,要她参与也是应该的。

友柳,今天上学觉得怎么样?适应吗?觉得老师怎么样?同学对你好不好?今天是小妹头天上学的大日子,李友桂记挂在心里,一回到家里见到李友柳,她就赶紧关心的问道。

李友柳小姑娘笑眯眯的,可见极为的高兴:姐,上学真好玩,好多同学和老师,他们对我挺好的,就是开始时挺不好意思的,放学后开始熟悉了。

因为大姐告诉过她,不管是学校或者老师和同学,不仅是她对他们陌生,他们也对她陌生,必须需要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才能像玩了好久的小伙伴们那样熟悉。

小姑娘李友柳觉得很对,她可不觉得上学很陌生呢,她那个班里有几个是她认识和熟悉的小伙伴。当李友柳知道大姐要送自己去上学的时候,她就把这事儿告诉小伙伴了,所以今天小伙伴们都过来找自己说话呢,因此又认识了几个新的同学。

这样就好。李友桂听了就放心了,在陌生的地方谁都会有种恐惧和不安感,全是陌生环境陌生人,都会不自在不舒服的。幸好,小姑娘没有,看起来适应得还不错。

过几天,你的新朋友会更多,好好学习吧。李友桂就鼓励她。

吃完了饭,让下午去上学的兄妹俩和两个弟弟一起睡个午觉,时间到了李母会叫醒那几个大小孩子。

所以,李友桂很放心的去上工挖水渠了,整个大队部的锄头耙沙一字锄等等都使上了。

三四个人一组,结果不到十组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呢。

人太多了怎么办?好办呀,那就去山那边的那个采石头的地方拉个几车回来砌水池和水渠,这样水才够干净,不会浑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