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47)(1 / 2)

加入书签

哎呀,这不是小李妹妹吗?我听说你带你爸来市里医院治疗了,怎么不来我家里坐坐?我都好久没见你了,你这次上来是不是要带你爸回去了?李叔的腿恢复得怎么样了?好些了吗?我几次想过去瞧你爸了,可惜建华最近天天上夜班,我就没好意思过去。来人正是李友桂熟悉的人,方华。

方华猛然在百货大楼的员工通道处见到李友桂,她心里也是很惊讶的,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然搭上了这儿的售货员,而且还是她的熟人,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原来华姐和李友桂还是认识的?也是熟人?张小娟比方华还惊讶呢,可想到俩人也是相熟的,那她可放心不少了。

华姐,原来你们认识呀?那真是太巧了。友桂今天是来买布鞋和毛巾的,这小姑娘孝顺又懂事呢。张小娟笑眯眯的说道。

方华自己也想到了,然后她也就笑了。

友桂,你娟姐是我小时候的邻家妹妹,你找她就对了,别的不敢说,工业票和难买的东西她办不到,小东西你娟姐是没有问题的。方华给李友桂介绍张小娟的情况,也算是牵线搭桥吧,李友桂这个人给方华的印象很不错,她打听到一家人都是小姑娘在养家,不容易着呢。

李友桂也笑,认真的给方华和张小娟鞠了一躬,大家虽然都有些目的,可人都是好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而已,都是能理解的。

很快,李友桂就买到了自己需要的布料,布鞋,毛巾和瓷脸盆了,一共花去了十元三角。

在百货大楼买完了这些零碎的东西之后,李友桂没有马上赶回罐头厂,而是直接又转道去了废品收购站。

第121章 还有这种操作

给弟妹们买书。

除此之外,李友桂其实一直都存着一个不可说的捡漏心思,她又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实人呢。

上次过来的时候,李友桂已经暗地里观察过了废品收购站的情况,这会儿熟门熟路的过来了,看门口的还是那位大爷。

这个时间都是快到点下班关门的时候了,那位大爷正坐在门口闲得无聊的喝着水守着呢。

大爷,你好。我想找一些旧课本,书籍书报之类的东西。李友桂客气的站在门口对大爷表达自己的来意。

大爷看了看她,又看看李友桂手里提着的东西,然后才点点头,指了一个方向:那个地方,你自己进去找吧。

老头他也不大管这些,然而他心里清楚有些人跑到这儿来是怀着其他的心思和目的的,不过他也管不着,反正能卖他就卖,多余的事不能管。

李友桂也看出点这老头子的态度了,不是那种好事管闲事的人,只怕自己也经历了一些,在收购站也看过不少呢。

所以,李友桂挺放心的去了老头指的那个方向,那里确实有一大堆的书籍,各种各样都有,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只能靠自己去翻拣,但这对李友桂来说不是事儿。

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都要,一些农业畜牧书籍也要,反正各种只要李友桂看得懂觉得有用的书她都要的,英文类的也要,俄文的就算了。

其实,李友桂不太想要报纸,价值不大,不如书籍来得专业和详细。

很快,李友桂就挑好了近四十本的旧书,这还是她在取舍之下最终才决定要的。要不是书太多太显眼,李友桂能挑出六七十本呢,这不是没办法么?

遗憾。

挑好了书分三次抱到门口后,李友桂又进去了,这回她是在收购站里到处走到处看,挑了几个有点像景德镇出产的瓶子和罐子,又挑了一个雕刻得很古朴的小木盒,还找到了几幅泛黄的书画,都是比较好拿好带的东西。

李友桂拥有储物的空间,在这个摄像头还不知道如物的地方,其实她完全可以把一些看中的东西悄无声息的收入自己的空间里。

然而她没想过要这样干,因为这样她就成了小偷了,宁愿冒险买了之后立马收入空间里,她也不愿意自己无形中背负这样的包袱。

她又不是没钱,这个时候赚钱的路子千千万万,李友桂这个了解和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后半程的人来说,遍地黄金全是各种机遇,一个提前了解的人只要不傻不笨,可以说后下半辈子能躺着吃喝当米虫的。

时间不早了,天色渐渐的暗下来了,李友桂抱着挑好的东西又去了门口。

一堆的书籍和一堆的杂七杂八,就看这位大爷要收自己多少钱了。

大爷眯着眼只看了一眼李友桂最后抱出来的那堆东西,什么也没说,只是先给四十本书称了斤数,报了二元多钱。又看了一眼那些瓶罐和盒子书画,最后报了三元多,一共不到六元。

这个价格不算低,也不是最高的,但在李友桂愿意给的范围之内,于是她就不说什么了,直接掏了六元给那大爷。

结果,大爷拿了六元之后就不给李友桂找钱了,只说了一句:你可以再去拿两样东西。

李友桂:

呃,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行呗,那几角钱她也不缺,难得老头子大方,那她可就不客气了。

于是,李友桂就进去拣了一个瓶子和一幅画出来,老头子也没看,挥挥手让她拿走。

书本先装进麻包袋,后来才装那些瓶瓶罐罐和盒子书画,一个麻包袋就被装满了。

谢谢叔,下次来我给你带把青菜。李友桂临走时,想了想,冲老头来了这么一句。

有点习惯性。

主要是青菜也不值钱,家里都种有,所以李友桂才这么大方的。

可是,她才说完这话,人刚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老头子悠悠的声音:我不要青菜,我要肉。

李友桂简直惊呆了:

她不敢置信的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老头儿,那老头子说完这话后正淡定的喝着搪瓷杯里的水。

好吧,她也太大惊小怪了,老头子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碰见过?

李友桂就冲他淡定的点点头,背着麻包袋就走。

因为麻包袋子里的东西太多了,显眼得很,李友桂就专门找那些人少偏僻的路走,前后左右没人时,她就放下麻包袋伸手进去把东西收入空间里。

反正走一路收一路的,到最后明面上只有那二十多本书和在百货大楼买的东西了。就算这样,那也有半个麻包袋呢。

到罐头厂的时候,天都黑完了,李父和李建华正等着李友桂回来吃饭呢,饭菜打好做好了,缺人而已。

等到李友桂背着这么大半麻包袋的东西回来,父子俩简直惊呆了,并且有些吓着了。

友桂,你,你都买了什么?李建华受到惊吓,这妹子胆子有多大,他很清楚,可别被人给捉了,李建华边想边把自己吓得够呛。

李父也一脸的担忧,不过他知道大女儿主意大,不好说她什么。

爸,我给你们买了脸盆,毛巾和鞋子,又买了一些布,夏天要到了,还能再穿棉衣吗?李友桂看到这对父子俩都脸色不太好,知道他们可能是想歪了,只好把东西一样样的掏出来。

全新的瓷脸盆,毛巾和鞋子,布料也是新的,来历当然正当,不用想歪。

父子俩一看这些明显是在百货大楼里买的东西,提着的心顿时完全放下来了。

呼,冷汗啊。

我又给弟弟妹妹们买了些书,还给队里买了点农业和畜牧的书,估计能用得上。李友桂又掏出最下面的旧书,边给父子俩瞧边这样说道。

这下子父子俩都放心了,同时又觉得李友桂太贴心想得太周到了。进而又想到,李友桂是为了这个家,要不是她这么卖力干活,家里还穷得很呢,哪有衣服穿,棉被盖?哪有饭吃肉吃?从前简直不敢想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