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140)(1 / 2)

加入书签

李建文和李友柳也不惊讶,大姐从前就说过了,现在都一一的实现了呢。

然后,李友桂又领着李母他们去看房子,一楼有两个小房间,厨房和客厅都是一起的。二楼隔了三个小房间,都是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那种,主要是住人而已。

房子不大可位置好,只住一家人是足够的了。李友桂今年也已经把房子里面的家具都弄好了,只差人住进来了。

李建明和陆珍珍现在才终于觉得李友桂这个妹妹不是一般的厉害,也不是一般的人。要是李友桂他们几个弟妹考上了大学,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可惜的是,李友桂和李建明的关系不如和李建华的关系好呢。

在市里住了一天后,第二天李友桂和关晓英,李友柳,李建文他们就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只要等录取通知就好了。而且,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勤快的读书了。

罗中华最近都很忐忑,天天都要来找李友桂说话,询问考试的情况以及把握。

友桂,他们填的志愿,有没有把握啊?

志愿是在李友桂的分析指导下填的,是根据了罗大勇他们平时的成绩综合后,填的都是大专和中专,这样录取的机会更大些。

没有八分,也有七分的把握,如果今年不过,明年恐怕试题更难。而且,不管是大专还是中专,读完也包分配呢。

李友桂觉得罗大勇他们问题不大,填报志愿之前,李友桂就和罗中华分析过了,尽量争取能考上,不管什么学校,全是填的本省的学校。

罗中华也知道自己那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好的大学是不上了了,现在只求能录取上了。

那,你们家呢?报的全是京市的大学?!说完了自家事,罗中华就开始羡慕李友桂他们三个姐弟妹们了。

李友桂报的是北大,李建文是清大,李友柳是北协医学院。学校清一色的都在京市里,而且都是最好的大学。

罗中华知道他们的志愿之后,羡慕又叹气,反正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半个月后,先是罗大勇他们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因为报的是本省比较近,他们的通知最先到。一个大专,两个中专,这付出好歹也是有了回报,很不错了。

罗中华喜得不行,马上就在家里摆了五桌酒席请客,还把李友桂全家给请来了。

二十天后,李友桂和李友柳,李建文姐弟妹三个人的录取通知书也陆续到了,全部被录取了。

和李友桂他们一样,关晓英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不过不是京市,而是海市。关晓英报的是家乡最好的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也要收拾东西回去了,然后再也不回来了。

在关晓英走之前,李友桂也在家里设了五桌酒席,关晓英吃完了才走的,以后再相见也不容易了。

送走了关晓英之后,李友桂他们除了准备行李之后,也准备着过年的东西,因为过完年之后,他们姐弟妹三个就要踏上去京市的火车上大学去了。

第365章 又遇

年前。

李友桂又去海边干了一票大的。

除了帮方华带货外,她把自己的空间全部填满了,一大部分是新鲜的海鲜,剩下的就是购置的干货了。

这是她最后一次帮忙带货了,方华听说了她考上了京市的大学后,也知道这个活李友桂是不会再干的了。

这么大批的存货,李友桂也没有在市里偷偷卖掉,她一点儿也不急,早就打算好了到了京市再卖呢。

77年的新年,也是李家人最整齐的一年了,李家这一年里添丁进口,又多了一个小娃娃,李建华在年底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儿子,下一代已经有三个小人了。

过完了新年,李友桂一边上工一边为自己和弟弟妹妹们准备好去京市的行李。

一人一床新的棉被,一人两身新衣服鞋袜,水壶,杯子,毛巾,脸盆。

席子学校会发放,木箱这么重也没法带去,所以李友桂就只好找出干净的麻包袋,一人一个麻包袋给装完了,剩下的暖水壶和水桶等到了京市再买。

很快,车票也订好了,日期一到就可以出发了。

今年的猪,李友桂家就不养了,就只养了鸡而已,李母也带着小孙女回家了,她不回来也不行,因为家里只剩下了李建环和李建业小兄弟俩了。

李家还有一件大喜事,就是从寒假后的这个新学期起,李父就不在养鸭场上工了,而是去了小学当老师。

这个工作是李友桂建议李父去的,而且是通过了学校的考试考进去的,工资比正式教师少一些。等到年中的时候,李父再去通过正式的教师招聘考试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一家人除了李母外,个个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现在,谁不知道李家和以前不一样了。

出发去京市上大学的时间到了,李友桂一个人就提了两大麻包袋,李建文和李友柳兄妹俩合作提一个。而且,他们也不像别人那样要人送,大姐李友桂一个人就足够了。

李友桂可是去过两次京市的人,而且还走南闯北过,在大家伙的眼里,她的经验丰富得很呢。

确实,李友桂是真的经验丰富着呢。

上了车,找到了位置,李友桂就把三只大麻包袋给放到了架子上了,然后和弟弟妹妹们坐好。

没想到,他们几姐弟妹刚坐下来没多久,一个熟悉的面孔也跟着上了这间车厢,就和他们是隔壁呢。

李友桂同志,你们上学呢。罗霆微笑的和这三个姐弟妹们打招呼,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他早就知道她和弟妹们考上了京市的大学,只是没料到现在还同一个车了。

缘分啊。

李友桂:

她当然不知道这男人是故意的,因为他绝对不是那种人。

就是,这太巧了。

罗霆猜到她可能不会相信。我回京市汇报工作,参加会议。

当然,顺便回家探亲。

她猜到了。

罗同志,你是京市人吗?李建文也认出了罗霆,忙打招呼道,人他都见过几次了。

罗霆知道李建文和李友柳的身份,冲他微笑点头。是的,京市很好,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毕业后都能在京市工作。

李建文听了眼睛亮晶晶的,大姐也是这样和他们说的,让他们读完了大学,尽可能的继续读下去,最好能读到研究生。

大姐还说了,家里的事情不用他和小妹操心,只管好好的和安心的读书就行,一切都有她。

我大学毕业后还要继续念书。这时,李友柳就说话了,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大姐和她谈了许多。

学无止境。大姐说的,她上的是医学院,大姐认为这门学科更高深更严谨,让她不停的深造下去,别只拿个大学文凭就算了。

李友柳自己也是有想法的,她忘不了高二那年的突发急病,那股无助和害怕深深的刻在她的记忆里。未知和恐惧,是她选择上医学院的重要原因。

不仅是为了她自己,要是她学好医学了,以后家里人就不用怕了。

罗霆都不用问就知道兄妹俩的想法是受到了李友桂的影响,这样的见识和远见,可不是一个村姑会有的。

李友桂她一直是个谜。

因为有了罗霆的同行,李建文和李友柳坐火车也不觉得无聊了,因为他们经常和他聊天,罗霆又有心告诉他们京市的情况。

几天几夜后,穿过了好几个省,终于在早上抵达了京市。

李友桂已经来过京市的火车站好几次了,几乎是有些轻车熟路了。

她一根扁担挑着两只大麻包袋,边上走着提着一只箱子的罗霆,后边跟着提一只麻包袋的李建文兄妹俩。

离开了车站,李友桂很快就找到了去学校的车子,三所学校其实离得也不算得很远。李友桂想了想,打算先去自己的学校,再送李建文去学校,最后是李友柳。

这兄妹俩是头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李友桂也不太放心,还是先领着他们转一下学校,再和李友柳一起住一个晚上,明天姐弟妹三个再去采购一番,几乎就差不多了。

罗霆也是一个人,却刚好也不同路,也没有人来接他,自然是没法送他们的。

他在一旁看着李友桂迅速的做出决定,边等车还边和弟妹们介绍他们几个学校的一些地理位置,他就知道这姑娘不是一般人。

罗大哥,你怎么回家?这时,好奇完了的李建文就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