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加入书签

关于突如其来的教学安排,董峥问过自家姐夫,为什么要现在学,教材很枯燥,学习很乏味,总之闹心加痛苦。自家姐夫只说是活到老学到老,他直接鄙视过去,谁家学到老学的是教科书。然后,他姐夫换了一句话,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有一点,家里吃饭的时候也会一起讨论,那就是,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随着时代进步的断层,人才也会大批量的需要,最快的方法就是,重新兴起大学。

高考取消了,现在执行的工农兵大学不需要考,只需要大队里政审、推荐,通过评优就能被推荐上大学了,甚至不论学习能力,这种弊端也会逐渐开始显现,很多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并不能够适应大学的教育教学,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很多走后门要推荐名额的现象。所以,未来高考必定会重启。(更何况,作为知道部分历史的人,方淮是明确知道一个时间线的,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知青开始回城,下乡政策1980年彻底结束。)

从现在开始慢慢学习,就是当3年重上高中了,他日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董峥大概了解了,但也不是很懂,既然姐夫让他学习,又这么认真的教他,那他就跟着学,用他爹的话,不会做你还不会看吗?人家咋整,你就跟着咋整,听话就行。

这几年,董为民的脾气好了很多,因为董峥搬去和方淮、方一安一起住,直接给他创造了一个二人世界,自家媳妇心情好,对他态度也好,村里也不用他操心太多,总之,美得很。

——————————

八卦小故事:

【在科举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