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商周货币交融赞(1 / 2)
引言
商朝经历了17代30王,以下是其帝王信息:
1.商高祖成汤:子姓,名履,在位30年。他重用伊尹等贤才,经过多年征战推翻夏朝,建立商朝,是商朝的开国君主。
2.外丙:名胜,汤第二子,在位3年。商汤病死后继位,伊尹摄政。
3.太甲:大甲,汤嫡长孙,外丙、中壬之侄,太丁子,在位12年(一说23年)。初即位时不遵汤法,暴虐乱德,被伊尹放逐于桐宫,后悔过自责,伊尹又迎回他还政,重新当政后能修德,诸侯归顺,百姓安宁。
4.沃丁:亦称羌丁,子绚,太甲之子,在位29年(传说)。继父即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以咎单为卿士,辅佐朝政,采取节用宽民政策,笃行汤法,作《沃丁》以警醒自己,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5.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子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在位25年。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
6.小甲:子高,太庚之子(或说太庚之弟),在位17年(《史记·殷本纪》说36年,今多认为17年)。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开始衰落,谥号敬王。
7.雍己:子密,小甲之弟,在位12年(《太平御览》引《史记》说法,也有其他说法)。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荒废政事,诸侯不来朝。
8.太戊:子密,汤五世孙,太甲孙,雍己之弟,在位75年。他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使商朝中兴,各小国纷纷归顺,与祖乙、太甲并称为三示(三个有贡献的国君),死后追谥为中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