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论语八佾>第10章 孔子论禘礼》(1 / 2)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举行禘礼时,从第一次献酒灌地迎神之后,我就不想看了。”
这里的“禘”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且规格极高的祭祀大礼,通常只有天子或诸侯才有资格举行,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以表达对祖先的尊崇和对神灵的敬畏。
“灌”指的是禘礼开始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把郁鬯酒浇在地上,以迎接神灵降临,象征着祭祀的正式开启。
孔子之所以表示从“灌”这个环节往后就不想观看了,反映出他对后续祭祀过程的不满。这种不满可能源于祭祀的实际操作与他所认为的禘礼应有的庄严、肃穆和真诚的精神内涵不相符。
例如,可能存在参与祭祀的人态度不够恭敬、仪式进行得不够规范严谨,或者祭祀仅仅流于形式而失去了内心的虔诚等情况。
孔子的这一表述,体现了他对传统礼仪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反映了他对祭祀所应承载的精神价值的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