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论语雍也:救济有道,君子之则——子华使齐与救济之思(2 / 2)
“请益”,“请”是请求,“益”指增加。
“周急”,“周”有周济、救济之意,“急”指的是急切、紧迫,“周急”就是救济那些处于紧急困境中的人。
“继富”,“继”有继续、添加的意思,“富”指富裕,“继富”就是给富裕的人增添财富。
孔子在面对冉子为子华母亲请粟的请求时,最初给出的“釜”和“庾”的数量,体现了他对给予数量的谨慎考量。而冉子最终给予的“五秉”远远超过了孔子的预期。孔子通过对公西赤出使时的富足状态的描述,强调了他“周急不继富”的原则,即帮助真正急需的人,而不是为已经富裕的人增添财富。
这一事件展现了孔子对于救济他人时的理性态度和价值判断,也为后人在处理类似情况时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准则。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救济的原则的深入剖析
孔子所主张的“周急不继富”,蕴含着极为深刻且富有智慧的救济观念。“周急”意味着当有人身处紧迫的困境,面临生存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危机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善良的本性。这种帮助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缓解痛苦,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