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论语八佾>第11章 孔子论或问禘之说》(1 / 2)

加入书签

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礼的理论和意义。这里的“或”,指“有人”,是一个不特定的人物。“禘之说”中的“禘”,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且极为庄重的祭祀仪式,通常只有天子或地位极高的诸侯才有资格举行。“说”在这里指的是关于禘礼的详细解释、内在含义以及相关的规则和要领。

孔子回答说:“不知也。”孔子说“不知”,并非他真的完全不了解,而是一种富有深意的表达方式。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提问的人尚未具备足够的领悟能力和知识基础来理解如此高深的内容;也有可能是他对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待禘礼的态度感到失望,认为随意地讲解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接着孔子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意思是,如果有人真正懂得禘礼的深层含义,那么对于治理天下来说,就会像把东西展示在这手掌上一样清晰明了。这里表明孔子认为深刻理解禘礼所蕴含的道理,能够获得治理天下的智慧和方法。

最后,孔子“指其掌”,用手指着自己的手掌,这一动作形象而生动,进一步强调了懂得禘礼之说对于治理天下的显而易见和轻而易举。

孔子的这一系列回答和动作,既体现了他对禘礼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于传授知识的审慎态度。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