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11)(2 / 2)
杨掌柜苦笑着:不过,二管家你也是知道的,整个金宁城的庄家户也吃不下这批货,只能年复一年的囤着。
何二管家看着眼前的土布,上手摸了摸,未染色的棉布微微泛黄,纱粗布厚,制成衣物的确不及洋布舒适。
就先照着往年的法子来吧。
除了土布外,布庄的其他织物都卖得不错,尤其是丝绸一类热销。
不仅城里富裕人家会在盛夏时置办上一身轻薄的丝绸衣裳,就是外来的洋人也推崇这清凉的布料,会向何老爷订上一批来。
杨掌柜领着何二管家逛着布庄的库房,他手中拎着一长串的铜钥匙,挨个打开库房门,后头的伙计连忙跟上来,将仓库中的布匹搬出。
杨掌柜将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何二管家:二管家,这是记录布匹库存的账本。
何二管家翻开册子,一边看着里头的数据,一边听着杨掌柜介绍搬出的布料,又分神顾着伙计搬运时的报数。一时间,晕头转向。
挨到黄昏,所有的布匹总算是清点完了。搬运的伙计满头大汗,二管家和杨掌柜也饥肠辘辘的。
杨掌柜提议自个儿做东,请何二管家到酒楼里吃上一顿。
平日里他都是和何大管家打交道,遇不见何二管家这夫人面前的红人,这回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他还想着让何二管家在何夫人面前为自个儿美言几句,这金宁城谁不知道何老爷是出了名的妻管严呢?
何二管家怎会不知他的意图,看着手头的两本账册,想着等会儿还要回去对账,便婉拒道:府上的事务现在由夫人一人操劳,我还要赶回去替夫人分担一二。
杨掌柜见他摆手,只好作罢。
两人分道扬镳,杨掌柜也没了下馆子的心思,只寻思着回家吃饭。
回到自家宅子里,杨掌柜却见自己婆娘还没准备晚膳,拐去厨房也见不到她的人影。
杨掌柜正疑惑,就在里屋找到了人。
今儿个怎么这会儿还没准备晚饭?
王二姐正窝在床头数着白银,就听这一声问话,登时吓得跳起,手中的银两四散在床上,有几个掉在地上。
杨掌柜上前捡起地上的银子,看着手头的白银,问道:这是哪来的钱?
平日里都是他给妻子发的家用钱,若是银钱不够,妻子会再向他索要。经他手的银两,他自然是认得出的。
王二姐慌张地将床被上的银钱拾回:是是私房钱
杨掌柜只瞧了一眼床上的白银,就认出了这是从钱庄里取出的崭新银锭,怎么可能是老妻一点一点攒的私房钱。
还不老实说?!
王二姐见瞒不住丈夫,只好实话实说:这是我做媒得来的银子
杨掌柜还是蹙着眉盯着她,眼神中分明是不信。
这事,还得从那日我去寻刘媒婆,想给咱家英儿找婆家说起
王二姐便将那价值三条大黄鱼的亲事同丈夫一五一十道来。
三条大黄鱼、二十两白银、何家大少爷
杨掌柜听得脑中一片空白,楞楞地出神,怪不得薛阎罗会找上何家。
王二姐见状趁机夺回他手中的银两,攥进自己的手心中。
待到杨掌柜回过神来,已经瘫软地靠在床前,背后的衣裳被冷汗浸透:你可知若这是被何家知晓,我这掌柜的位置可就丢了!
杨掌柜年少时就在何家布庄做伙计,一路爬到掌柜的位置,若是因自己的蠢婆娘被何老爷辞退,他这把年纪了还上哪儿找活呀?
王二姐却不在意,自顾自地摆弄手头的银子:这事只咱自家人知道,咱家闭紧嘴巴,谁能知道何家大少爷是我被我介绍给薛家的?
杨掌柜思索片刻,也不再多言,只是再三叮嘱妻子不要将这事同第三个人提起。
王二姐这会儿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手头的二十两银子上了,听见丈夫念叨着便敷衍地点了点头,至于是否将这些话记在心上就不得而知了。
这头杨掌柜为自家婆娘的事生着气,那头何二管家已经拿着账簿回了何府。
何夫人正在饭厅里张罗着晚饭,见何二管家赶回来便询问道:布庄的事可顺利?
回夫人,布庄一切顺利,只是和往年一样,库房积压着一堆卖出不去的土布。何二管家赶紧拱手答道。
土布连年赔钱的事,何夫人从老爷那儿早有耳闻。
可毕竟是生意上的事情,何夫人自个儿也拿不定主意,只在嘴边提了句等老爷回来再做定夺。
作者有话说:
怕有读者小可爱误会,我在这里说明一下,攻受都是初恋、双洁!
第20章
翠儿,这几日怎么没见着茗兰哥呀?
小红正端着洗漱的脸盆从芍药房中出来,迎面遇到茗兰身边的小丫环翠儿,顺嘴问了句。
茗兰哥这几日病了,已经几日不接外客了。翠儿垂头叹道。
小红闻言惊讶地张开嘴,好端端的怎么就病倒了?
茗兰哥身子弱,吹了几日的夜风,着了凉便病着了。
翠儿纠结了片刻,想了想才继续说道:前几日,茗兰哥约薛老板游花船,两人在船内没过多久就不欢而散了。薛老板已经许久没来看望茗兰哥了
小丫头的话没说完,可两人都明白里头的意思。
小红听完也跟着叹了口气,只继续问道:茗兰哥的病可请了大夫?
翠儿摇了摇头:前几日以为是小病,就没请大夫。今早茗兰哥有些发热,才请示了妈妈,准备出去看大夫。
小红见状也不敢继续耽搁翠儿,让她赶紧回去照顾茗兰。
小丫头几步路迈进了茗兰的房间,茗兰正病殃殃地躺在榻上,身上盖着被子。
她上前伸手摸了摸茗兰的额头,还是有些烫手。
茗兰在她伸手间恍惚地睁开眼,张了张嘴,声音微弱:回来了?
茗兰哥,我已经请示过妈妈了,黄包车也在楼下等着了。翠儿轻手轻脚地将茗兰扶起,为他披上外衣。
茗兰的身子微烫,浑身发软提不上劲,只能由着半大的小丫头搀着他下楼,送上黄包车。
黄包车夫见其中一人病恹恹的,拉车时脚下也使足了力气,又快又稳,兜着两人前往附近的大医馆。
等到了地儿,翠儿搀着茗兰下车,抬头一瞧医馆的牌匾何氏医馆。
怎么是何家的医馆?这不是存心给茗兰哥找气受吗?
小丫头皱着眉,转头面色难看地瞪了眼正在擦汗的车夫:怎么找这家的医馆?
车夫好心为客人寻了家好医院,反被客人莫名其妙地瞪了眼,也有些恼火:这家医馆的老大夫医术高超,也不乱收老百姓的药钱。俺看这小哥生了重病,才特地绕了远路来这家
茗兰在车上吹了风,晕乎乎的脑袋清醒了几分,见两人快要吵起来了,赶紧出声:谢谢大哥了。翠儿,把车钱给大哥结了。
车费总共十文,翠儿嘟着嘴从袖中摸出十来文铜板递给车夫,多出来的算小费。
车夫拿着多出来的几文钱,也不再生气,拉着车转头走了。
翠儿眼见茗兰晃晃悠悠快要站不住脚了,也顾不上这是谁家的医馆,赶紧扶着人进去。
初夏季节,天气多变。白日里炎炎烈日,到了晚上又凉气袭来。一些贪凉的,难免容易得感冒。
一时间,得了感冒的病人塞满了大半个医馆,大夫和药童忙得团团转。
好在何老太爷有经验,早早备好这段日子的药材。省得医馆里挤满了病患,却没有治病的药。
恋耽美
↑返回顶部↑